励志古诗文高中作文
关于古诗文作文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文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文作文篇1嫩芽刚苏醒
泥土中怯怯站立
雏鹰才抖羽
蓝天下悄悄展翅
几分羞涩几分不安
不加粉饰无事雕琢
原生态纵情放歌
表情是土地的淳朴
眼神是黄土的吟哦
吼出最纯的音色
幼苗终会长成大树
雏鹰总能练硬双翅
古诗文作文篇2我喜欢古诗文,因为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各个朝代都有代表性的优秀诗人,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或喜,或悲,或高昂或低沉。
从咿呀学语起,妈妈就给我读过很多古诗,那时,我只是懵懂的听着,并不知道妈妈讲的是什么意思。直到我上了幼儿园中班,三八妇女节班里举行古诗比赛,我也参加了,回到家里妈妈就教我背《游子吟》。诗中描写了一位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衣服缝得很密,很整齐,因为母亲担心孩子回来的晚衣服破损,谁能说孩子小草般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了解古诗的意思,明白母爱的伟大,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古诗的天地,从此,我开始对古诗感兴趣。后来,妈妈又教了我一些简单的古诗,如《咏鹅》《静夜思》《悯农》等,这些古诗韵律很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直到后来,我上了小学,老师要求一周背一首古诗,我背的很快,但是诗人的情感却没体会到。直到有一次,我背诵的时候突然想到,诗人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我这才回过头来,认真的把诗读了几遍,再细细品味,终于了解了作者的心情,随着我会背的诗越来越多,我似乎走进了诗的王国。从《古朗月行》那短短的几句话,体会到了诗人天真的想法;从《梅花》的诗句体会到了梅花的坚强;《所见》字行间流露出了小牧童的天真;《暮江吟》描绘了美丽的夕阳……
让我们一起学习和品味古诗,来弘扬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让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
古诗文作文篇3从开学到现在,我又读了不少的经典诗文,比如杜牧的'《清明》、李白的《赠江伦》等。这些古诗不但让我领略了经典诗文的美妙,而且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富有哲理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社会制度不合理。我读着这首诗,眼前仿佛出现了烈日当空,农民伯伯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炎热,流着满头大汗,辛勤地锄草、耕地,汗珠一串串地滴下来,滴进了泥土里的情境。
有谁知道这盘中的每粒米饭,都凝结了农民伯伯们的劳苦!每一粒米饭都来之不易啊!农民伯伯为了让大家吃着香喷喷的米饭,自己在烈日下给禾苗锄草,这个画面多么感人啊!
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好像都忘记了节约是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我看见有的小同学非常挑食,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总是随便把饭菜倒进垃圾桶里。他们不懂得节约,不爱惜粮食。他们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我想大声呼吁: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费粮食!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从节约一粒米开始,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代: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解读
细读词下阕“虽是一般,惟高一着”等语,可以明确作者是有意拿梅雪来比较的。到底是抑雪扬梅,还是扬雪抑梅,对这首词的解读,则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抑雪扬梅说:
这首词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浙江卷的语文试卷中,共两小题,第一题要求写出词中的“两种”和“一家”所指的意思,第二题要求简析这首词的手法和情感。其参考答案是:“两种”指梅花与雪花,“一家”指大自然;采用的手法是对比(反衬),表达的情感是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厦门大学黄拔荆先生选注的《元明清词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版)就认为这首词是抑雪扬梅,通过雪花与梅花的对比,着意歌颂梅花的品格。
扬雪抑梅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王学泰先生则认为这首词是扬雪抑梅。他在王筱云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词曲卷(二)辽、金、元、明、清(词)》(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中对这首词评析说:“雪与梅花相同之点是颜色、形状和俱在寒天开放,但梅花毕竟不如雪花那样耐寒。这首词虽然题作《雪中看梅花》实际上是‘梅花零落之时看雪花’。天风吹得梅花四处飘落,它的惟一的优势——香,也零落殆尽,而雪花比梅花更厚实、更能随意飞舞、傲啸于天地之间。”
简析
宋卢梅坡云:“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花与飞雪往往同时出现。正因为梅与雪相同的时令特点,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的性征,诗人词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自古以来,文人咏梅往往不离雪,以雪作背景;咏雪往往不离梅,以梅作衬托。王旭这首词在众多的梅雪诗词中虽不算出类拔萃,也自有其独到之处。词开头“两种风流,一家制作”指梅与雪同处于冬天,而气质不同。“雪花全似梅花萼”是对雪花形象的比喻。“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在基本认同“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共识下,词人彷佛在为雪花叫屈,雪非无香,而是为天风所吹散。词的下阕,“虽是一般,惟高一着”,虽然看起来相似,实质有高低。“雪花不似梅花薄。”“薄”字一语双关,是形薄,也是情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最后两句生动地表现段了梅花的孤高与雪花的随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惟高一着”之意。此词语言明快,词意浅显,见解独到,情理相生,不失为一首好词。
雪望清代:洪升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赏析
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
雪里梅花诗南北朝:阴铿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赏析
自古诗人酷爱梅花,自然是为了其高风幽韵所沉醉。但更为诗人所倾倒的,则是梅花凌霜傲雪的高洁品格。阴铿的这首诗,就歌咏了梅花迎寒风、傲飞雪的姿态。读后不禁和诗人一样为雪中的梅花所陶醉。
开头两句直接入题,描写出梅花凌霜傲雪的自然属性。“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春天虽将迫近,严冬的.寒气尚存,雪花仍在飘舞,这时梅花早已盛开,可谓是“冰雪独相宜”。这里,诗人赞美了梅花不怕雪霜侵,“万花敢向雪中开”的无畏品格。可以想见,那一树树傲然开放的梅花,或红或白,或粉或黄,在漫天飞雪的映衬下,色彩会是多么分明。这梅花,充满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望此景象,怎不令人顿生敬意。难怪历代诗人和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赞美它那“凌寒独自开”的大无畏的精神;或赞美它“畏落众花后”的积极进取精神;或赞美它那“凌厉冰霜节愈坚”的高洁品格。
三、四两句,诗人是在写雪,也是在写梅:“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春天风大,被刮落的梅花随着春雪在春风中飞舞,景象真是美妙极了。或是白梅,那飘落之花与雪花齐风飞舞,难以辨认,真是“开时似雪,谢时似雪”;或是红梅,那鲜红的花瓣与如玉的雪花交相飘洒,红白分明的色彩,奇妙变幻的景象,怎不令人陶醉。这与宋代诗人韩元吉所写的“不随群艳竞芬芳,独自施朱对雪霜”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天晴日朗,在瘦枝上的残雪融化了,而留在枝头上依然微笑的梅花显得更加清幽、雅逸,真是别有一番神韵。观赏此花,怎不心旷神怡。
五、六两句,则分别写梅之花、叶情状。“叶开随足影”形容梅放叶的时间。梅先花后叶,当花儿凋谢之时,叶子才逐渐长出,这是仍是暮春之时,“随足影”用词极为巧妙,“花多助重条”一句,形容梅开花之多。梅瘦枝疏斜,然而却繁花满缀。这一句写得极为逼真。
最后两句则形容梅花多变,不断给人以新貌。“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一树树梅花,今天所见和昨天所见有异,早上与晚上有别,描写出梅花由花苞逐渐开到完全开放的不断变化。“向晚判胜朝”言其梅花越开越美,不断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这首小诗,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又给人清新明快之感。状物写景都极为细腻,以梅花傲雪开放到随风与雪飘落,以及花落放叶之状、花儿多变等都写到了,让作者观赏到了雪里梅花的千姿百态,创造了美的意境,给人不尽的想象和美的感受。
咏早梅南北朝:何逊
收起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译文
在花园里是容易看出时节的变化的,其中最使人惊异、最能标志时节变化的就是梅花。
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风寒,在零霜下雪的时候,它就在路边开放了。
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开遍扬州。
梅花盛开的时候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
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飘落得早,所以赶在正月就开起花来了。
创作背景
公元507年(梁武帝天监六年)旧历四月,抚军将军建安王萧伟出为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何逊迁水曹行参军,兼任记室,深得萧伟信任,日与游宴,不离左右。这首诗即写于第二年早春。
早梅唐代: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译文
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湛蓝的楚天。
夜晚北风吹来阵阵暗香,清晨浓霜增添洁白一片。
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山重水复阻隔遥远。
创作背景
在“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谪偏远落后的永州,但是他并未因为政治上遭受打击而意志消沉,相反的在与下层人民的接触中,更深刻地认识到官场的黑暗腐败,更深切地了解到人民的痛苦与希望,因而更加坚定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他在《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中说:“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这是说虽然遭受种种排挤打击,也决不改变自己的政治改革主张。这首《早梅》诗就是在这种思想状况下写成的。
生查子·重叶梅宋代:辛弃疾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译文
梅花啊,你在百花开放之前绽开,在寒冷中出现。春寒料峭中,朦胧的月亮总是先照亮梅花。
主人十分喜爱你,不管江妃如何抱怨,也要折下最繁茂的枝头,插进壶中,供人玩赏。
创作背景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满怀报国雄心,渡江投奔南宋,然而南宋朝廷的所作所为,使他大失所望。主张抗金,收复中原的仁人志士屡遭投降派、主和派的打击。辛弃疾曾向朝廷上《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章,主力抗金,反而受到当权者的猜疑。辛弃疾看到了在寒风中盛开的重叶梅时,他赞叹重叶梅不畏严寒的精神,不怕雪虐风威的高尚品格,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古诗文作文篇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经典古诗文传承下来的是先人对人生处事的态度,做法和对文化的理解。人们在学习古诗文时,大多喜欢品味诗人在诗中描绘的优美意境,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但我读古诗文喜欢揣摩不同诗人在同一地方留下不同的令人回味无穷的千古佳句。
在面对沙漠奇异景观时,王维在塞上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伟壮观的句子。范仲淹在此则感叹“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奇异景观。我随着诗人的脚步,闭上眼,眼前仿佛出现诗中描述的景象。我能够领略诗人当时的心情,感悟诗人不同的情感。
在烟雨下的西子湖,苏东坡曾赞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丽,杨万里则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生机,而在此时我撑着伞走在西湖边,它的美丽让我惊叹,在风中摇摆的荷花如粼波荡漾的湖水,都使人在不在意再看几眼,因为这烟雾笼罩下的堤岸散发着别样的美丽,这明灭可见的景色,只有亲身经历才能领会,只有自己跋涉才会发现潋滟湖光在烟雾下的多姿。
在三峡奔涌而下的江水前,李白在这里吟咏“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而郦道元更是记下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奇特。这里,半壁是文人墨客缠绵的情怀,半壁则充斥着纷飞的战火与硝烟。
……
在这些古诗词中,我们读懂了诗中的含义,读懂了作者的心绪,更读懂了它对我们的启发。在这里有一心要报效朝廷的苏轼,也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更有思想豪迈的李白……他们就是古诗文中不同的精彩。
古诗文作文篇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从我认识了《中华经典诵读》后,就像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穿越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之中,尽情地去领略那些文人墨客们带给我的种种意境和美景。并被那丰富的文化底蕴所影响想着。
当我激情高昂地读着《诉衷情》时,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满腔的爱国热情;当我委婉低吟《咏怀诗》时,总被那浓浓的忧郁和悲伤所包围着。而《望月怀远》虽然语言朴素,却让我看到了张九龄那寄托深远的人生慷慨……
你更让我徜徉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每次朗朗诵读时,犹如身临其境般奇妙。看——刚从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篱笆旁走过,又来到了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林中,来感受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美景。既从“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美丽中感觉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也从“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坠床”中看到了当时农村破落的凄凉景象……
我从你那里不但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警言,还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真理,更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中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你让我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韵。你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古诗文作文篇3“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我从小就喜欢背古诗文,因此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躺在妈妈的怀里,读的是“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上小学了,静坐在教室,背的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而今,临近毕业,我依然与我的最爱——古诗文,形影不离,每日不离口。
在天长日久的在阅读中,我结识了不少“新朋友”,有壮怀激烈的屈原,忧国忧民的杜甫,悠然闲适的陶渊明……每读一首好诗,都是我感到一次古典文化的洗礼。“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对淡薄名利的高尚情怀的赞叹;“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又是多么深沉激越的报国情怀啊!然而,我最爱的还是狂放不羁的李白,喜欢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气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向往的是无拘无束的浪漫;因为,我虽是一个女孩,但追求的是比海还要广阔的胸怀。
古典诗文的博大精深,使我深深地陶醉其中。情绪低落的时候,想一想“千古兴亡多少事”,我这点忧愁算得了什么?高兴时,唱一唱“滚滚江东逝水”,倍增豪情;有亲友来访,我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迎接;好朋友要转学时,我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送;同学要抄作业时,我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劝……不同诗的意境在不同的时候给我带来了不同的乐趣,因此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其乐无穷。
在我心中,古诗文代表的不仅仅是白纸黑字,她更是我的良师益友,时时提醒着我,指导着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因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翻了,几天都没说话,谁也不肯退让,我的心情不安的非常郁闷。这一天,我突然想到了孔子的“九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虽然我是女孩,但是一直渴望有一颗和真君子一样的心。比起古人,我为一件小事而破坏了多年的友谊,多不值得啊!于是,我主动道歉,“化干戈为玉帛”与她和好如初了。
古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骄傲,我爱古诗文!快来吧,让我们一起,读千古美文,做四好少年!
古诗文作文篇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这些千古名句,尽是古代前辈所赋。中国诗词文化颇为深奥,我每每流连在其间,都会深深被其折服。那曼妙的文字,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令我永生难忘。但在浩如烟海的诗文中,我却最喜《爱莲说》。
《爱莲说》是北宋诗人周敦颐所做。这首古文表达了周敦颐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我读这篇古文时,只是在六岁而已,看他以莲自喻,“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又以牡丹喻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又叹惜那些像菊花一样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的隐士。我心中不免有些好奇:像菊花难道不好吧?找一个世外桃源,悠哉游哉地度过一生,逍遥自在,多么美呀?牡丹更是花中之王,虽有些艳俗,但也可以太平过上一生呀!为何作者偏要爱莲呢?我心中有些疑惑,但那时年纪尚小,这点事也不萦于怀,慢慢把这点小小的疑问给忘却了。
今年暑假,我又遇《爱莲说》,为了解开当时的不解,我就翻阅古诗集,寻找周敦颐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终于,我在一本《新编中学生古诗文》中找到这篇文字的倩影,原来在周敦颐做这篇文章时,因当时北宋官场腐败,贪污的官员比比皆是,许多人为谋取官位,不惜千金,更有甚者,在上司面前拍马屁。有些正直,但没有太高地位的人,没办法管理朝廷腐败之士,便在山边做了隐士。有些正直之人,性格坚毅,也曾劝过皇帝,但苦于当时就是一个“皇上不急太监急”的局面,皇上也贪图享乐,不理政务,这些人也只好无奈地退出政治舞台了。周敦颐就是其中一位。他辞官后,一天与友人共同赏莲,想到莲花种种特点,竟与自己的处境大为相似,心中感慨,大笔一挥,做下《爱莲说》这首千古绝唱。
了解完背景,我再次读《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读着读着,我不禁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了周敦颐站在莲花池边,观赏一池荷花,看那一朵朵荷花正自怒放,那白的雪白如雪,仿佛一个个白衣仙子,从天而降,在为人间悄悄增添一细幽香;那红的犹如雪中梅花,顶酷暑兀自开放……好一个雪白如仙,烈红如梅!周敦颐见了,心中赞美荷花,便作下了《爱莲说》这首绝句……
我想得如痴如醉,不察日已偏西,这经典诗文一路伴我行走,对我的文学素养有着潜移默化之功,我会再次邂逅经典诗文,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古诗文作文篇2在人的成长历程中,总会有一些值得你珍藏的回忆,每当乘上时光的摩天轮,便可在闪烁着点点星光的深蓝色夜空中,小心翼翼地取下属于自己的那些年,沉醉其中。
那是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中华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特地在每周的班会课上举办古诗文背诵擂台赛,背得长、背得流利并有感情者便得高分。
在第一场比赛中,同学们大多数都只背了五言、七言的绝句。只有一位同学一鸣惊人,流利地背出了《滕王阁序》,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那么的气势磅礴,顿时雷鸣般的掌声不绝于耳。争强好胜的我们自然不甘落后,希望下次自己也能在他人惊诧和敬佩的目光下,洋洋洒洒地背出某篇巨作。
于是,原本充斥着嘈杂的喊叫声的课间开始被一句句抑扬顿挫的高吟所代替。班级的某个角落,校园的石桌椅旁,总会聚集着拿着《古文观止》、《高中生必背古诗文》且嘴里念念有词的我们班的同学。操场上,如果你看见了一个自言自语、摇头晃脑的“疯子”,那定是我们班的某位背诗高手,走近听听,他必定是在念《长恨歌》或是《琵琶行》。
在某个静寂无声的午休,忽然会听到类似于“汉皇重色思倾国”的句子从某位同学口中蹦出,然后就是大合唱似地全班齐诵,响彻云霄。慢慢地,声音渐渐轻了下来,但还是会有那么三四位同学在他人崇拜的目光下微笑着把古诗文进行到底。
接下来的班会课上,比赛就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精彩了。看着同学们轻轻松松地攻克了一篇又一篇佳作名篇,老师喜不胜色,赞不绝口。我在班会课上背诵《出师表》、《梦游天姥吟留别》而赢得的掌声至今也历历在耳。每次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总是有太多遗憾,意犹未尽,等着下周吧……
那些年,我们的心中总是装着因为又背下了一篇经典之作而带来的喜悦与成就。
那些年,我们总是为绝妙的古诗文所感动着。我们惊叹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与自信;我们感动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我们也为辛弃疾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伤而惆怅,更敬佩杜甫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民情怀。
那些年,古诗文就如天上的启明星指引着我们。取得成绩时,我们会高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自己不断向前;遇到困难,我们也会吟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自己。
我相信在多年以后,我们定还会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背过的古诗文。
古诗文作文篇3如果说我的成长经历是一条大河,那么古诗文必定是其中主要的一段支流。我从中领略大漠的孤烟,羌笛的幽怨;苏轼的豪放,陆游的轻叹;盛世的华章,乱世的硝烟……古诗文,带给我无数的启迪和思考,它,引领我成长。
“大江东去”的豪迈
记得上小学时,一次因一件小事和最好的朋友闹翻,闷闷不乐地回到家,“砰”的一声将房门锁上,无意中翻开了《历代文精选》,跳入眼帘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句子。我入神地看着,渐渐地开始大声朗诵。一句句壮阔豪迈的绝唱,将我的心胸拓宽,拓宽。刚刚的不愉快完全地抛却脑后,胸中满满的,只有开阔。
“如鸣佩环”的欣喜
一次和妈妈出去玩,因为身体不适而有些烦躁,对于路边的美景也熟视无睹。妈妈见状,递给了我一张纸,拿来一看,原来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至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一句句充满欣喜之意的语言,像清泉一样流入我心,带给了我无比的清爽。柳宗元在怀才不遇中都尚且能找出美景中生活的乐趣,我又怎能只因一点点不适就不理这美丽的春光呢?
“伯乐”与“千里马”的教诲
一次古筝比赛,自以为琴艺高超的我却连初赛都没有通过,我顿时心灰意懒,琴技也渐渐荒废。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了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时我才幡然悔悟:一匹千里马,在没遇见伯乐之前,怎能轻易放弃希望吗?而后,我重新振作,终于考过了九级,出了一名优秀的琴手。
一篇篇古诗文,都像一块块石头,敲击在我心上。它们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一次次将我从迷茫和挫折中拉了回来。古诗文,真不愧是教我成长的最优秀的.老师。
古诗文作文篇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从我认识了《中华经典诵读》后,就像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穿越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之中,尽情地去领略那些文人墨客们带给我的种种意境和美景。并被那丰富的文化底蕴所影响想着。
当我激情高昂地读着《诉衷情》时,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满腔的爱国热情;当我委婉低吟《咏怀诗》时,总被那浓浓的忧郁和悲伤所包围着。而《望月怀远》虽然语言朴素,却让我看到了张九龄那寄托深远的人生慷慨……
你更让我徜徉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每次朗朗诵读时,犹如身临其境般奇妙。看——刚从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篱笆旁走过,又来到了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林中,来感受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美景。既从“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美丽中感觉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也从“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坠床”中看到了当时农村破落的凄凉景象……
我从你那里不但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警言,还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真理,更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中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你让我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韵。你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古诗文作文篇5寂静的夜晚,诗人张籍在小院前,抬头看着渐圆的月亮。深秋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默默地俯视着大地。想想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人月团圆的日子,自己却孤身一人客居洛阳城,不禁感慨万千。
一阵瑟瑟的秋风吹来,令张籍冷得直打颤。他回到屋里,拿出临行前母亲给他缝制的棉袄。不禁想起年迈的母亲,想起了离别已久的家乡。浓浓的思乡情绪,深深地萦绕着他。
提起笔想给家人写信,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从下笔。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倾诉,有太多太多的事想知道。张籍终于落笔行书,尽情地讲述着自己与家人的离别之情。信写好了,张籍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梦里,他回到了那日夜思念故乡,见到了年迈的母亲……。
第二天,日出东方,张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信差处,将信交到信差手中。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将信完好地送到家人手里。正当送信人准备启程时,忐忑不安的张籍急忙向信差拿回了信。小心打开,仔细再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自己有未交代清楚的事情。这才小心地将信交给信差。
信差侧身上马,扬鞭而去。张籍目送着他直到他消失在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