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残疾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篇2张治平,男,汉族,1948年生,视力残疾,特级教师,重庆市人,现为重庆市盲人学校音乐教师,系重庆市盲人协会主席。患先天性视神经萎缩,30岁左右完全失明,1988年,天津音乐学院函授部作曲专业结业,一边教学一边创作,其创作的歌曲、乐曲《我爱光明》《盲人之歌》《盲人驾驶碰碰车》获中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创作奖,歌曲《快乐王子的小船》获中国少儿歌曲创作一等奖,《甜甜的嘞》收入全国音乐教材小学第七册。曾获全国自强模范、中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
双目的失明张治平不能用眼睛去看,却能够用耳朵去“观察”,用敏锐的心思去体会。他用音乐谱写着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自强之歌。
张治平出生在重庆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上小学时查出患有无法治愈的“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症,当时视力只有0.2。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疾病,张治平苦不堪言,但一年后在学校的一节音乐课上他找到了生活的动力。老师播放了由盲人音乐家阿炳创作并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这悲伤又充满希望的音乐以及老师对阿炳的介绍,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张治平的心:“学习音乐,做阿炳那样的人!”一个声音在心底呼唤。
张治平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二胡、笛子、手风琴等多种乐器。他知道:如果吃不了苦,就不会成为像阿炳那样的人。他找来有关音乐理论的书籍,把自己埋在音乐里,把枯燥的乐理生吞活剥着“吃”下去。凭着一根竹笛、一把二胡,15岁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106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考入重庆市北碚区文化馆所属的文工队。
张治平的演奏水平提升得很快,常常在各种音乐比赛上拿奖。他开始将音乐重心转移到创作上,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他谱写的《手舞银镰唱山歌》人们都以为是出自谱曲老手。他谱曲总是倾心倾力,谱写的《生活之歌》《我的月亮船》《小露珠》等都是流传很广的歌曲,而《快乐王子的小船》,从谱曲到完成竟花了12年。
1983年,张治平的眼睛完全失明了,1985年他正式成为重庆市盲人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承担着学校小学3到6年级、初中3个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他的目标就是要让盲孩子们不但有文化知识,而且还有一技之长。
张治平对待盲校的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他要用音乐给学生一双翅膀。他组建了一支小乐队,里边有竹笛、扬琴、小号、手风琴、二胡、口琴、小提琴等,短短几个月,小乐队就排演了《白毛女》序曲和第一场。他常常对孩子们说:“我们看不见,但是可以用耳朵、用心去感受音乐,音乐能点亮我们暗黑的世界,音乐会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期待。”张治平所带领的学生中,已经有5位先后考入吉林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音乐专业,有10名成为乐器演奏家或调琴师,几十人在各级声乐比赛中获奖。张治平创作了近200首歌曲,获全国、省各种音乐比赛奖九十余项、国际大奖16项,其中,歌曲《甜甜的咧》《晚归的牧笛》《快乐王子的小船》《我爱光明》《黄桷树下有我家》收入中小学音乐教材。
“山城阿炳”的美誉已在重庆不胫而走。
现在,张治平是重庆市残联主席团副主席、重庆市盲协会主席。他不辞劳苦地为重庆市20多万盲人的权益四处奔波,他要让这些盲人都“嗅”到阳光、“听”到光明、“摸”到温暖。他说:“上苍给了我盲眼,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残疾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篇3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希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应该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非常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面对生活。”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己,因为我清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同,郑龙华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
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助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比如残疾人有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残疾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篇4有一种人令人感动。他们虽身有残疾,却像梅花一样,越是寒风凛冽,越是傲然开放。
襄城县人倪营就是这样的人。得先天性白化病的他,12岁便离开了学校。为了学戏,他需要付出比正常人更多的努力。成年后,为了不荒废技艺,他常常凌晨4时起床练习。外出演出下大雨,他把衣服脱下来保护心爱的乐器。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他自编、自演、自拉、自唱的唱段,获得河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戏曲小品类一等奖。现在,他自发成立了襄城县残疾人戏迷艺术演唱团,免费为十里八乡的乡亲带去精彩表演。
在采访中,他很少说及病痛给他带来的折磨。他常说:“我不信残疾人比正常人差。只要我们奋发向上,就不比正常人差!”40多年来,他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
先天患病,他刻苦学戏
1970年,在襄城县城关镇生产街5号,12岁的倪营辍学在家。他患有先天性白化病。这种疾病除了让他全身发白外,还将他的视力一点儿一点儿地剥夺。12岁时,他的视力只有0.7。
为了让倪营以后生活有着落,爱好戏剧的父亲给他请来曲胡、坠子老师。由于视力不好,他无法找准曲胡上的音区,也看不清戏谱。
刚开始练习时,老师会手把手地帮他找音区。他看不清戏谱,老师会给他多念几遍。
为了学好戏,到了晚上,他常常闭着眼用手拉曲胡,通过声音分辨音区。通过家人念戏谱,他逐字逐句地背诵,忘了再背,直到完全记住为止。
14岁时,他去工地上打零工,晚上下了班,累得躺在床上不想起来。但只要老师来,他立即起来跟老师学习。
“总不能一辈子当建筑工吧!我眼睛将越来越不好使。”倪营说。
热爱戏剧,凌晨4时去练戏
22岁时,倪营的生活出现转机。当年,他的父亲退休,他接了父亲的班,在当时的襄城县房管局上班,主要负责处理废旧房屋,当泥瓦工。
“工作累了点儿,但稳定,我很满足。”倪营说。当时,他已经学戏10年了,能够熟练地运用曲胡、二胡、板胡等乐器,还能唱越调、坠子等。他几乎每天凌晨4时起床,跟随戏迷朋友到襄城老城墙外的空地上唱戏,切磋技艺。练到将近8时,他就去上班。
倪营特别感谢妻子以及戏迷朋友的支持。他的妻子姚盘特别支持他,从来没有因为唱戏跟他吵过架。
因为他的视力越来越差,戏迷朋友常常会带着他走路。
“襄城县文化馆的王本桂老师总是安排人把我安全送回家。谢谢他们!”倪营说。
获得省级一等奖
热爱戏曲的倪营逐渐被大家熟知。在20世纪90年代,他常常到襄城县文化馆举办的消夏戏曲晚会、周末文艺演唱会上献艺。
襄城县文化馆馆长杨春敏还记得当时的热闹场景:“大家搬着小板凳来看。一曲唱罢,观众常常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的观众还会送饮料、瓜子等物犒劳演员。”
“倪营不仅伴奏得好,戏也唱得好。”杨春敏说。
2009年,鉴于倪营热爱戏剧,襄城县残联通知倪营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倪营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唱戏肯定要写戏谱,但是倪营的视力一个眼是0.25,另一个眼是0.1,写戏谱非常困难。
他没法儿写,就口述戏谱,让戏迷朋友记录;他看不清,就凭声音修改。等戏谱写成后,他拿给襄城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王木桂修改,最后定名为《表表咱残疾人的好心情》。
2009年11月,倪营自编、自演、自拉、自唱的《表表咱残疾人的好心情》获得河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戏曲小品类一等奖。
“残疾人不比正常人差!”倪营激动地说。随后,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时的唱段:“人人看我不顺心,个个说我不成形。我可没有这样想,我一瘸一拐一咯噔地出了名……”
他有一个心愿:教贫困孩子学戏
倪营在很早之前就有成立剧团的想法,在省里获奖之后,这个想法更强烈了。2010年,他自费买了乐器、音响,开始招收戏迷朋友入团。
在成立剧团之初,倪营本想招收残疾人加入,但后来还有非残疾的戏迷朋友加入。
“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襄城县残疾人戏迷艺术演唱团。”倪营说。
这个剧团目前有近10名团员,其中4人是残疾人。他们曾去襄城县的茨沟乡、山头店镇、库庄镇等地演出。
最近,襄城县残疾人戏迷艺术演唱团参加了襄城县文化馆戏迷演唱文化月活动。杨春敏介绍,目前,襄城县的11家剧团参加了该活动。
今年,倪营已经57岁了。在此之前,他曾因为脑供血不足住过医院。他从医院出来后,仍然去戏迷聚集地聊天儿、听戏。他现在有个愿望,就是希望教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学戏。
“那些孩子过得不容易,要是能通过戏剧帮他们走出困境,那就太好啦!”
残疾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篇5他的右手在一次创业中致残,只剩下一半手掌、一个指头,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追逐致富梦;在两次创业血本无归后,他挺起脊梁继续创业,利用村组闲置的山地水库开办养殖场,混养鸭、羊、猪和鱼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创办的这个养殖场年可获利60万元,他就是阳新世华养殖场董事长陈世华。
1980年,刚满16岁的陈世华初中毕业,在父亲的要求下,他跟着远房一个表叔,当起了为期三年的木工学徒。
学木工最难的除掌握技术外就是读懂图纸。勤奋又聪明的陈世华很快掌握了木工技术,但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就是不能独立对照图纸做好木工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读不懂英文符号,看不懂图样结构,需要别人解释才能做。如何才能使自己尽快读懂图纸?陈世华就此多次问师父,得到的总是一个回答:熟能生巧。
于是,白天,陈世华就拿着图纸慢慢做,虚心向师兄弟们请教;晚上,他就拿不同图纸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异同点。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管什么字母,不管什么图纸,陈世华都能读出来,读得懂。在师父眼中,陈世华在学徒期间已有很多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他所有徒弟中的“唯一”。
两次创业伤身又蚀财
1999年,细心的陈世华发现,农村很多山场被人承包,木材加工将是不错的行业。于是,2000年,他说服家人,毅然放弃用了20年的斧头,拿出全部积蓄购置了电锯等设备,专门为加工户提供裁锯服务。
随后十年的忙碌生意和丰厚收入,证明了陈世华当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计划扩大规模准备大展宏图时,2010年6月的一次工作中,他右手四指被电锯无情夺去,手掌也被削去一半。
躺在病床上的陈世华,一想到自己的大好事业就要终止,不由得长长哀叹,黯然神伤;一想到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不得不为一家人今后生活着想,他又忧心忡忡。但这些压力更是激发了陈世华重拾生活的信心和重新创业的决心。
伤口愈合后,陈世华和家人商议决定,利用水田种养莲子。2011年,陈世华在家乡承包40亩水田,种植了莲子。在陈世华悉心的培植下,莲子产量丰收,但因市场价格不稳定,莲子由原15元/斤的价格跌至7元/斤。结果,他不但血本无归,而且还多出3万元的债务。
永不服输终于创业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在面对多次创业的失败,陈世华没有灰心气馁,而是认真总结经验,并计划总投资30万元,利用村组闲置的山地水库混养鸭、羊、猪和鱼等。但养殖场地和启动资金是第一道难题。
2012年12月,当地政府得知陈世华的情况后,主动组织镇村干部多次与当地群众协商,征求多方意见,最终把泉口村丁垅水库地带计200亩山地水域面积租赁给他,为他找到了合适的养殖场地;阳新县人社局了解陈世华主动上门为他办理了5万元的小额担保免息贷款,为他解决了资金难题,还让他参加免费的养殖技能培训,减轻他养殖的技术风险。
这样,陈世华很快走出失败的阴影,迎来了属于自己创业的“春天”:2013年底,该养殖场年纯收入60多万元。“目前养殖场正处发展阶段,规模还需扩大。下一步,我计划投资20万元,建立可养殖万羽鸡的养鸡圈,充分利用水库的生态资源,逐步扩大鸭、猪、羊、鱼、鸡等复合式养殖基地,争取到年底纯收入突破百万大关!”谈起养殖场的前景,陈世华信心百倍。
残疾人成功的励志故事1:相对于正常人来说,残疾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残疾人往往在生活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今天我们要为您讲述一位农村残疾人朋友的故事:他自立自强、在外人看来甚至还有些倔强,他用爱撑起了整个家,他的名字叫喻川源。
43年前,在一次意外中,喻川源摔伤了自己的右腿。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右腿也就一直比左腿短了几公分,无论是走路还是做事情都受到很大影响。直到四年前,长时间的骨骼磨损让他当初受伤的腿开始发痛,有时甚至会持续疼上一个多小时,只有吃止痛片才能稍缓痛觉。
右腿的残缺还不是喻川源最困难的事情,他告诉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子是四年前政府征用土地搬迁过来修建的。当时适逢两个孩子双双上大学,光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愁坏了他,更不用说修房屋的钱。虽然当时的他承受了很大的生活压力,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他退缩。
喻川源说:“我没有想要放弃,我认为你放弃了孩子的话,对孩子的一辈子一点好处都没有,始终想要把孩子养大,让他能够自食其力,大人始终要给他一点希望,给他创造一定的条件。”
孩子上学需要学费、修建房屋需要花钱,为了缓解家中的`经济问题,喻川源最后想到了种植真龙柚和荔枝树来补贴家用。他带我们来到了他的果园,在这里喻川源向我们讲解起了种植的不易。从挖土种苗、到施肥修枝、再到丰收回家,这些繁重的农务喻川源都一个人默默地承担了下来。尤其是在今年把真龙柚从树上摘下来并挑回家,腿脚不便的他花了比平常人多了好几倍的力气才完成。他告诉我们,支撑他一直坚持到现在的最大动力就是源自他妻子的支持和鼓励。
喻川源说:“因为我老婆一直鼓励我,一定要努力一点,一定要把这个难关度过去,孩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经济上就要好一点,一直鼓励着我,精神上给我很大的帮助。”
残疾人成功的励志故事2:有一种人令人感动。他们虽身有残疾,却像梅花一样,越是寒风凛冽,越是傲然开放。
襄城县人倪营就是这样的人。得先天性白化病的他,12岁便离开了学校。为了学戏,他需要付出比正常人更多的努力。成年后,为了不荒废技艺,他常常凌晨4时起床练习。外出演出下大雨,他把衣服脱下来保护心爱的乐器。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他自编、自演、自拉、自唱的唱段,获得河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戏曲小品类一等奖。现在,他自发成立了襄城县残疾人戏迷艺术演唱团,免费为十里八乡的乡亲带去精彩表演。
在采访中,他很少说及病痛给他带来的折磨。他常说:“我不信残疾人比正常人差。只要我们奋发向上,就不比正常人差!”40多年来,他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
先天患病,他刻苦学戏
1970年,在襄城县城关镇生产街5号,12岁的倪营辍学在家。他患有先天性白化病。这种疾病除了让他全身发白外,还将他的视力一点儿一点儿地剥夺。12岁时,他的视力只有0.7。
为了让倪营以后生活有着落,爱好戏剧的父亲给他请来曲胡、坠子老师。由于视力不好,他无法找准曲胡上的音区,也看不清戏谱。
刚开始练习时,老师会手把手地帮他找音区。他看不清戏谱,老师会给他多念几遍。
为了学好戏,到了晚上,他常常闭着眼用手拉曲胡,通过声音分辨音区。通过家人念戏谱,他逐字逐句地背诵,忘了再背,直到完全记住为止。
14岁时,他去工地上打零工,晚上下了班,累得躺在床上不想起来。但只要老师来,他立即起来跟老师学习。
“总不能一辈子当建筑工吧!我眼睛将越来越不好使。”倪营说。
热爱戏剧,凌晨4时去练戏
22岁时,倪营的生活出现转机。当年,他的父亲退休,他接了父亲的班,在当时的襄城县房管局上班,主要负责处理废旧房屋,当泥瓦工。
“工作累了点儿,但稳定,我很满足。”倪营说。当时,他已经学戏10年了,能够熟练地运用曲胡、二胡、板胡等乐器,还能唱越调、坠子等。他几乎每天凌晨4时起床,跟随戏迷朋友到襄城老城墙外的空地上唱戏,切磋技艺。练到将近8时,他就去上班。
倪营特别感谢妻子以及戏迷朋友的支持。他的妻子姚盘特别支持他,从来没有因为唱戏跟他吵过架。
因为他的视力越来越差,戏迷朋友常常会带着他走路。“襄城县文化馆的王本桂老师总是安排人把我安全送回家。谢谢他们!”倪营说。
获得省级一等奖
热爱戏曲的倪营逐渐被大家熟知。在20世纪90年代,他常常到襄城县文化馆举办的消夏戏曲晚会、周末文艺演唱会上献艺。
襄城县文化馆馆长杨春敏还记得当时的热闹场景:“大家搬着小板凳来看。一曲唱罢,观众常常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的观众还会送饮料、瓜子等物犒劳演员。”
“倪营不仅伴奏得好,戏也唱得好。”杨春敏说。
2009年,鉴于倪营热爱戏剧,襄城县残联通知倪营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倪营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唱戏肯定要写戏谱,但是倪营的视力一个眼是0.25,另一个眼是0.1,写戏谱非常困难。
他没法儿写,就口述戏谱,让戏迷朋友记录;他看不清,就凭声音修改。等戏谱写成后,他拿给襄城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王木桂修改,最后定名为《表表咱残疾人的好心情》。
2009年11月,倪营自编、自演、自拉、自唱的《表表咱残疾人的好心情》获得河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戏曲小品类一等奖。
“残疾人不比正常人差!”倪营激动地说。随后,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时的唱段:“人人看我不顺心,个个说我不成形。我可没有这样想,我一瘸一拐一咯噔地出了名……”
他有一个心愿:教贫困孩子学戏
倪营在很早之前就有成立剧团的想法,在省里获奖之后,这个想法更强烈了。2010年,他自费买了乐器、音响,开始招收戏迷朋友入团。
在成立剧团之初,倪营本想招收残疾人加入,但后来还有非残疾的戏迷朋友加入。“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襄城县残疾人戏迷艺术演唱团。”倪营说。
这个剧团目前有近10名团员,其中4人是残疾人。他们曾去襄城县的茨沟乡、山头店镇、库庄镇等地演出。
最近,襄城县残疾人戏迷艺术演唱团参加了襄城县文化馆戏迷演唱文化月活动。杨春敏介绍,目前,襄城县的11家剧团参加了该活动。
今年,倪营已经57岁了。在此之前,他曾因为脑供血不足住过医院。他从医院出来后,仍然去戏迷聚集地聊天儿、听戏。他现在有个愿望,就是希望教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学戏。“那些孩子过得不容易,要是能通过戏剧帮他们走出困境,那就太好啦!”
关于成功的励志故事1:无鳔的鱼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人看得起他。
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他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了一封信,抱怨了命运对他的不公……
信寄出去了,他一直在旅馆里等,几天过去了,他用完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也将行李打好了包。
这时,房东说有他一封信,是银行家罗斯写来的。信中,罗斯并没有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而是在信里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鱼。
鱼鳔产生的浮力,使鱼在静止状态时,自由控制身体处在某一水层。
此外,鱼鳔还能使腹腔产生足够的空间,保护其内脏器官,避免水压过大,内脏受损。
因此,可以说鱼鳔掌握着鱼的生死存亡。
可有一种鱼却是惊世骇俗的异类,它天生就没有鳔!
而且分外神奇的是它早在恐龙出现前三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过四亿年,它在近一亿年来几乎没有改变。
它就是被誉为“海洋霸主”的鲨鱼!英雄的鲨鱼用自己的王者风范、强者之姿,创造了无鳔照样追波逐浪的神话。
然而究竟是什么让鲨鱼离开了鳔在水中仍然活得游刃有余呢?
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因为鲨鱼没有长鳔,一旦停下来,身子就会下沉它只能依靠肌肉的运动,永不停息地在水中游弋,保持了强健的体魄,炼就一身非凡的战斗力。
最后,罗斯说,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你现在就是一条没有鱼鳔的鱼……
那晚,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一直在想罗斯的信。
突然,他改变了决定。
第二天,他跟旅馆的老板说,只要给他一碗饭吃,他可以留下来当服务生,一分钱工资都不要。
10年后,他拥有了令全美国羡慕的财富,并且娶了银行家罗斯的女儿,他就是石油大王哈特。
心中有希望,脚下就有路。
与其为上天的不公仰天长叹,不如做一条奋力游动的鲨鱼,化短为长,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强者之路,去完成自己的人生跨越。
关于成功的励志故事2:奋发图强,决不能向挫折低头每一次挫折都为后面等量的成功播下了种子——但仅仅是种子而已,它必须由人的自我创造力、想像力与确定的目标来浇灌,只有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每一个人都有面临挫折的时候,即使是常胜将军也是如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如何看待挫折的呢?如果你把挫折看作是对自己的否定,从此一蹶不振,则你便是彻底的失败者;而如果你把挫折看作是成功之母,学会从中吸收促进你成长的合理因素,那么挫折则能促使你成功。
对于充满着自信的青少年来说,没有所谓失败!只要怀着百折不挠的意志、坚定目标就一定能从挫折中走出来,最终获得成功。
请看历史一位杰出人士的人生故事:
当杰出的发明家爱迪生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一天,学校将他送回家里,并向其父母说,这孩子不可造就。爱迪生当时受到极大震动。这样的挫折使少年时代的爱迪生感受到,人生必须要奋发图强,而正是这种奋发图强的精神,使他后来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后来的听力障碍可能会被某些人认为是很大的不幸,但爱迪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接受了这个不幸,那就是,他逐渐培养起了通过第六感官“内听”的能力,这或许是他能成功地大量创造发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爱迪生在从事发明的过程中也是充满着挫折和艰辛。为了解决玻璃灯泡里的细灯丝难关,他试验了数千种材料,最后终于找到一种较好的材料做灯丝。在解决电灯和应用电灯的事业上,他不仅经历了实验的挫折,竟多达数千次,而且还常常被周围人误解、谣言、中伤、攻击和破坏。如煤气公司财团怕电灯业发展了会冲垮煤气业,因此就组织人造谣、攻击和破坏,为爱迪生制造了种种困难,连那些制造电灯的同行们也咒骂爱迪生是大骗子。这些都没有击倒爱迪生,他专心致志,忘我地工作着,坚持不懈地用了7年时间,终于在1885年使美国纽约全城及其各大城市都用上了电灯。电灯的发明和推广是一件划时代的成就,也是爱迪生一生中最辉煌的功绩,它给全人类带来了光明,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
爱迪生之所以能获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与他敢于直接面对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及勇于创新的高情感智力是分不开的。
挫折到底是幸运还是惩罚,要看个人对它的反应。若某人能够将挫折看成命运之手对他的无形引导,并接受这一信号,把自己的前进方向调整到正确的轨道上,那么挫折对他来说就是幸福。若某人将挫折看成是天意对他本身软弱与无能的暗示,而从此心灰意懒,那么挫折对他来说就是惩罚。
挫折是测定个人软弱度的最好“装置”,而且它会随之提供克服弱点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遭受挫折又成了一种“幸运”。
挫折作用于人的途径不外乎下列两种:
第一,它作为对更大努力要求的'挑战;第二,它冲击个人再试一次的勇气。
大多数人都是在挫折的信号来临时便放弃希望、止步不前,甚至一点征兆都没有就已灰心丧气;也有很多人在受到仅仅一次失败的打击后便丢盔弃甲。而杰出的人物就不是这样,他们总是在挫折之后鼓起更大的热情和干劲。
青少年朋友,你不妨检查一下自己的挫折,看看自己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力,对挫折能否给出坚定的反应。
如果在连续3次挫折之后你还能顽强不息地奋斗,那么你就可以不必怀疑自己在选定的领域内能成为一位杰出人物。
如果在连续12次挫折之后你还跃跃欲试,这说明,天才的种子已经在你的心田里发芽成长,只要给予它希望与信心的阳光雨露,就可望开出成功的花朵。
总之,你若总能在挫折之后奋进不息,那么“成功”就会对你的暂时挫折和失利给予宽宏的谅解;但是,那些因前路艰辛而止步不前的“罪行”是不会得到原谅的。
关于成功的励志故事3:这个少年用22年时间奔向成功历了22年的奥斯卡陪跑,小李子终于拿到了影视界的最高荣誉——奥斯卡小金人。作为一个曾经也为杰克和罗斯的爱情沉醉过的伪影迷,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当然,作为一个妈妈,我更想把他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懂得这几点:
起点高并不意味着成功。
小李子莱昂纳多的起点不可谓不高,16岁出道一炮而红,19岁出演《不一样的天空》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这样的成名速度,令同期的演员难以望其项背,却在22年之后才等来奥斯卡,而很多晚成名的演员已经后来居上。
这好比很多小孩子虽然天生聪明,或者家庭条件好,但是也不一定比其他孩子离成功更近。小李子刻苦努力了22年才等来奥斯卡,更何况那些不努力的孩子呢?
多年前一部《泰坦尼克号》,让全世界人民记住了英俊帅气的杰克,小李子就是当时的全民情人,然而《泰坦尼克号》获得了11项奥斯卡提名,独独遗漏了“最佳男主角”。奥斯卡影帝的评选从来不看脸。
很多孩子从小被人称赞漂亮可爱,帅气的男孩和漂亮的女孩也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追捧和青睐。很多孩子会因此沾沾自喜,自以为高人一等,但迷人的外表,并不是成功的资本,真实的人生战场上,每一个孩子都不要被浮华的虚荣所迷惑,而忘记修炼自己的内在。
只要努力,成功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22年的奥斯卡长跑中,5次提名,小李子成为诸多媒体口中的“段子”,永远的“万年老二”,永远的“檫肩而过”,永远的“为别人鼓掌,为自己流泪”,但没有人可以忽视他的努力!
在他演艺生涯中,他从没有选过烂片,他増肥过,神经病过,无法出戏过,冰山雪原跟猛兽搏斗过。从一个少年意气的花美男到如今的中年大叔,他也许缺少了一点运气,但他绝不缺少努力。
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告诉孩子,不要害怕付出得不到回报,要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奔跑,等到你准备好了,那一点运气就会来临!
成绩能证明能力,但重要的是过程。
距离小李子第一次提名奥斯卡金像奖已经有二十余年,在这期间,他获奖无数,这一次,《荒野猎人》的成功终于使他成为奥斯卡影帝,这是对他能力的证明,但这不是终点,也不是唯一的意义。
在这二十余年里,他塑造了无数经典的形象,《逍遥法外》、《盗梦空间》、《被解救的姜戈》、《华尔街之狼》、《革命之路》、《了不起的盖茨比》……每一部电影都是小李的一个奋斗史。最终使小李成为一个伟大演员的,不是因为他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而是因为他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精彩绝伦的电影。
孩子们的成长也是这样,小学、初中、高中,每一个阶段都会取得不同的成绩,但取得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是否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是不是掌握了新的知识,是不是赢得了小伙伴的认同,是不是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
成绩不是重点,成绩也不是终点,没有哪个孩子能躺在已有的成绩上睡大觉,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造新的成绩,才能走向成功。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1):杨佩——无臂也想飞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向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我喜欢做的事,她个性喜爱唱歌、跳舞,期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我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我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取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我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我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取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务必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我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我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我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此刻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我的学业,使自我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2):张海迪轮椅上的梦张海迪被誉为身残志坚的一代楷模,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丽贝卡在新学校》等外文著作。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她用顽强的意志粉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言,她用用心的态度努力过好每一天,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在上世纪80年代,她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全国年轻人看到了奋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国青年。她就是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的张海迪。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张海迪,1955年9月出生于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似小燕子般到处飞翔。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和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
张海迪当年不明白自我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十分难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先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最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但是因为自我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我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学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更没有考试和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学。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于是,她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潜力,便随着知识一齐增长起来了。透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她还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来到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的农村生活。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忙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当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我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我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我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起初,她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扎。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她自我身上进针,她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我感觉。曾有人问她,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没有知觉,你的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我身上扎针不痛苦啊?她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我最疼的地方,比如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明白。”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后掌握了必须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天才在痛苦中诞生
之后,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我的笔去塑造完美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
1981年,张海迪的事迹开始受到媒体的关注。当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道了张海迪身残志坚、勇斗病魔的事迹,她那坚韧的斗志像火一样迅速点燃了人们的激情。随后,当地共青团组织、妇联、党报都纷纷报道她的事迹,各级单位也力邀她去座谈。
1983年2月28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的胡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首都新闻单位听取张海迪同志事迹介绍会”;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了《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一文,再次重点报道了张海迪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张海迪学习”的旋风。
在鲜花、掌声和赞誉的包围中,张海迪面临人生道路上新的抉择。经过深深的思考,她认为:生命的最终好处是要努力实此刻精神上的追求。
1985年,张海迪拿起笔来义无反顾地投入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的创作之中,这一写就是五年。由于长时光坐在轮椅上,导致她身体多处长了褥疮,长时光用胳膊支撑身体,她的衣袖磨破了一只又一只,肘关节的老茧掉了一层又一层,右胳膊也因长时光支撑身体导致血管变粗而残疾。
夏天的济南,有“火炉”之称,没有知觉的下身排汗本来就困难,小电扇吹出的又都是热风。为了降温,每隔一会儿,她就将头发用自来水浸湿,再坐到电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间里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冻感冒几次,而她一感冒就要发烧好几天,甚至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对此,张海迪从不后悔,反而认为,寒冷能让人头脑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
1990年,《轮椅上的梦》出版后全国发行。紧之后,张海迪又进行了第二部书《生命的追问》的文学创作。为了满足读者的购书欲望,这本书连续印刷了十次。张海迪感慨道,“作为一名作家,还有什么比读者喜爱你的作品更能让你幸福的呢?”于是,她又笔耕不辍,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等,同时翻译了多部国外优秀文学作品。
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
2008年11月,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她说:“我要振奋精神,让自我的精神飞翔。我也期望在困境中的残疾人兄弟姐妹要有信心,生活正在改变,必须会越来越好……我和很多同志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为残疾人拥有更好的生活贡献自我的力量。”
一向在为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不懈努力的张海迪,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残疾孩子唱歌,在世界妇女大会上呼吁关爱残疾女童,她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她以自我的事迹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多次为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撰写提案。在2004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提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张海迪多年来做了超多的社会工作,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忙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我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用心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忙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些事迹让人们记住了张海迪,记住了那个说过“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灰姑娘”,记住了那个数次打破医生对她生命期限的预言、昂头笑对人生的“弱女子”。“爱美爱笑爱生命,至情至性张海迪”,这是一位采访过她的记者的感言,也是对她最精到的描绘。
年过五旬,当年的“海迪姐姐”已不再年轻;时过境迁,如今的“80后”、“90后”对她的事迹可能不再耳熟能详。我们重温海迪的.故事,是为了见证一个道理:成功不是“中彩票”,人生梦想需要汗水和心血的浇灌。从这个好处上说,张海迪依然“年轻”,“海迪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历程评述:
在这天的一些青少年看来,奋斗、磨炼、挫折,这些成功前的环节最好通通省略,最好自我走在大街上,能被大导演、大星探一眼看中,最好能凭借一部片子、一场“选秀”一夜成名……
张海迪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梦。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之后还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验证了风雨之后终见彩虹的真理。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3):黄宇——赢得完美生活的“玻璃娃娃”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我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期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十分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悲哀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应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完美。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最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我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我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此刻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我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但是别人,但是能够帮忙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好处。”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2004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完美的生活。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4):郑龙华——无手著名摄影家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光,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取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期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期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光。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期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我: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状况下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就应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十分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应对生活。”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我,因为我清楚自我跟别人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一样,郑龙华觉得最大的不一样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
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能够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忙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我去做。比如残疾人有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5):张治平——用音符谱写自强之歌张治平,男,汉族,1948年生,视力残疾,特级教师,重庆市人,现为重庆市盲人学校音乐教师,系重庆市盲人协会主席。患先天性视神经萎缩,30岁左右完全失明,1988年,天津音乐学院函授部作曲专业结业,一边教学一边创作,其创作的歌曲、乐曲《我爱光明》《盲人之歌》《盲人驾驶碰碰车》获中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创作奖,歌曲《快乐王子的小船》获中国少儿歌曲创作一等奖,《甜甜的嘞》收入全国音乐教材小学第七册。曾获全国自强模范、中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
双目的失明张治平不能用眼睛去看,却能够用耳朵去“观察”,用敏锐的心思去体会。他用音乐谱写着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自强之歌。
张治平出生在重庆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上小学时查出患有无法治愈的“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症,当时视力只有0。2。
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疾病,张治平苦不堪言,但一年后在学校的一节音乐课上他找到了生活的动力。老师播放了由盲人音乐家阿炳创作并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这悲伤又充满期望的音乐以及老师对阿炳的介绍,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张治平的心:“学习音乐,做阿炳那样的人!”一个声音在心底呼唤。
张治平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二胡、笛子、手风琴等多种乐器。他明白:如果吃不了苦,就不会成为像阿炳那样的人。他找来有关音乐理论的书籍,把自我埋在音乐里,把枯燥的乐理生吞活剥着“吃”下去。凭着一根竹笛、一把二胡,15岁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106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考入重庆市北碚区文化馆所属的文工队。
张治平的演奏水平提升得很快,常常在各种音乐比赛上拿奖。他开始将音乐重心转移到创作上,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他谱写的《手舞银镰唱山歌》人们都以为是出自谱曲老手。他谱曲总是倾心倾力,谱写的《生活之歌》《我的月亮船》《小露珠》等都是流传很广的歌曲,而《快乐王子的小船》,从谱曲到完成竟花了12年。
1983年,张治平的眼睛完全失明了,1985年他正式成为重庆市盲人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承担着学校小学3到6年级、初中3个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他的目标就是要让盲孩子们不但有文化知识,而且还有一技之长。
张治平对待盲校的学生如自我的孩子,他要用音乐给学生一双翅膀。他组建了一支小乐队,里边有竹笛、扬琴、小号、手风琴、二胡、口琴、小提琴等,短短几个月,小乐队就排演了《白毛女》序曲和第一场。他常常对孩子们说:“我们看不见,但是能够用耳朵、用心去感受音乐,音乐能点亮我们暗黑的世界,音乐会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期盼。”张治平所带领的学生中,已经有5位先后考入吉林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音乐专业,有10名成为乐器演奏家或调琴师,几十人在各级声乐比赛中获奖。张治平创作了近200首歌曲,获全国、省各种音乐比赛奖九十余项、国际大奖16项,其中,歌曲《甜甜的咧》《晚归的牧笛》《快乐王子的小船》《我爱光明》《黄桷树下有我家》收入中小学音乐教材。“山城阿炳”的美誉已在重庆不胫而走。
此刻,张治平是重庆市残联主席团副主席、重庆市盲协会主席。他不辞劳苦地为重庆市20多万盲人的权益四处奔波,他要让这些盲人都“嗅”到阳光、“听”到光明、“摸”到温暖。他说:“上苍给了我盲眼,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6):高志鹏——暗黑中捕捉闪亮音符高志鹏,男,汉族,1974年生,视力残疾,山西省吕梁人,现为太原市盲童学校音乐教师。6岁时因手术失败导致双眼失明,13岁随民间学艺,18岁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插班生,28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他集写词、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已创作数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近百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高志鹏出生在吕梁山区兴县,6岁时因手术失败双目失明。8岁那年,他让妹妹拉着他的手到学校门外听课,被老师发现,让爸爸把他领回了家。爸爸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样,爸爸教你拉二胡吧!”从那天开始,他踏上了音乐旅途,在自我心灵的舞台上演绎起不灭的火焰和无尽的执着。高志鹏11岁时,二胡水平就已超过了父亲,当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盲人音乐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我的世界。他跟着鼓乐班的师傅们沿九曲黄河一路苦学,学会了各种民间小调、晋剧曲牌,学会了唢呐、笙、箫、笛子等鼓乐班的全套乐器。15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8件乐器,让他组建了自我的鼓乐班。从此,这位少年盲班主带着一伙明眼人,开始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的农村闯荡。几年下来,他挣下的钱,不但贴补家用,建了新窑洞,而且还为两个哥哥娶了媳妇,供妹妹读完了初中。在外闯荡的高志鹏第一次听说在太原有一所盲校,他心中又开启了一扇窗户,独自一人去太原市盲校求学。在省残联领导的帮忙下,他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的一名大龄插班生。
在盲校学习的两年间,每到星期天,志鹏便抱着吉他、二胡到街头卖唱,挣学费和生活费;上课时光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于学习和创作中。1994年,他创作的歌曲《心声》,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升华奖”新歌征集中,荣获词曲创作一等奖;歌曲《满天繁星属于你》,在全国第二届盲聋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及创作奖。当中残联主席邓朴方把奖杯送到他的手中时,他感到茫茫黑夜中有了繁星般的点点期望。
盲校毕业他留校工作,2000年在中残联的关怀下,他成为中国戏曲学院首位盲人进修大学生。在正规化、高节奏的教学环境中,为了赶上学习的进度,他几乎每晚都守在琴房,根据盲文和课堂的录音资料一点一点地摸索着指法。进修是拿不到学历的,2002年高志鹏便参加了成人高考并成为中国戏曲学院一名正规大学生。经过顽强拼搏,高志鹏不仅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他创作的歌曲《走出圪梁梁》、二胡曲《黄土情怀》,还分别荣获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艺术大赛金奖、银奖。更令同学们啧啧称奇的是,他利用业余时光,拜北京盲校李红伟为师,靠着用手摸,竟然用半年时光学会了一般得用三年时光才能掌握的钢琴调律技能!
如今,高志鹏的心中有了一个“神州万里行”的计划。他准备用两年时光,走访全国百所高校,为高校师生免费演奏自我的音乐作品,分享他捕捉到的照亮人生的音符。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7):李智华——“足艺”大学生李智华,女,汉族,1984年生,肢体残疾,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在读。一场大火失去了双臂,她没上过高中,透过顽强学习,考上了大专又专升本,现备考2008年书法系的硕士研究生。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1984年2月14日,李智华出生在内蒙古扎鲁特旗伊和背乡赵家堡村的一户农家。爸爸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患有精神病的妈妈硬是由人按着才生下了她,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1984年5月23日,父亲李国林外出寻找疯癫的妻子,出生没几个月的李智华一觉醒来将煤油灯碰倒,瞬间炕席、被子相继燃烧起来……无情的大火改变了她的一生。经过抢救,李智华保住了生命,却永远失去了双手。
家庭贫寒的李智华,又偏偏失去了双手。对于她个人而言,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与命运抗争,她选取了后者,她相信自我能够透过奋斗做到和常人一样。哥哥姐姐上学去,李智华总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校园里的欢声笑语,让她感到一切是那么新奇。她渐渐地学会了用脚趾夹着铅笔写字,刚开始时铅笔头怎样也夹不紧,她就用绳子把铅笔和脚趾捆在一齐,绳子松了,就使劲勒。为了能写好一个简单的“0”,她竟整整练了1天,脚被磨得又红又肿。内蒙古的冬天个性冷,由于不能穿袜子,智华的双脚长满了冻疮,但她却从不哼一声。1990年9月,赵家堡村小学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李智华却因为残疾进不了教室,她便拿几块砖头垫在脚下,悄悄地站在窗外听课;没有课本,她牢牢记住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时,却从窗外传来李智华清脆而准确的回答声。在老师的帮忙下,李智华最后走进了课堂。
1998年夏天,小智华如愿以偿考取了旗重点中学——鲁北一中,也就是在这时,妈妈的病情却加重了,于是小智华产生了一个想法:牺牲学业,照顾妈妈。鲁北一中的领导明白她的状况后,决定收她为函授生,每周派老师为小华授课。从此,她一边做家务照顾妈妈,一边坚持学习。2003年6月7日,她走进了普通高考的考场。8月15日,接到了西安欧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最后用一双小脚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许许多多的单位和个人都在关爱着她的学习生活。对于社会给予自我的资助,李智华也努力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回报社会。2000年9月,她和姐姐在包头市学习,姐妹俩每一天的生活费只有3元钱。当得知同学申怀宝面临失学时,她们每月向申家寄20元钱;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哥哥给李智华邮寄来300元卖牛粪的钱,可李智华却把这笔钱给同学们购买成防护用品;2004年,她被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评为“十佳学习之星”,同年,她又在陕西省大学生书法大赛中一举夺冠;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的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2006年7月,大专毕业的李智华被一家单位聘用,单位发给她1000元的月工资。在得知13岁少女马依曼患白血病时,李智华将自我首月工资,全部打入医院账户,作为马依曼的治疗费用。多年来,李智华还一向给农民工子女做书画辅导。《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李智华奋斗的经历,李智华没有双手,如同没了翅膀,但她勇敢地应对人生,靠驾驭一双脚,照样在生活中飞翔。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8):汤展中——美术学院研究生汤展中,男,汉族,1981年生,肢体残疾,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人,现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在读,系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天性无双臂,以足代手,生活、书法、作画,1993年荣获首届“中国十佳残疾少年成才奖”,1996年获联合国教科文颁发书画作品优秀奖,1997年着有《双脚与人生》一书,引起全国的关注。1999年,他如愿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4年后,又顺利考上了该校国画专业的研究生。
一出生就被认为是“怪物”,因为他的双臂只有十多厘米长,并且软弱无力,上方连着两只各长了3根手指的小手掌。然而他在成长中凭借毅力用口和脚作画,竟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国画专业,并成为该省第一位残疾研究生。其口书、足书作品获省、国家级大小奖项20余次、国际奖2次;他还是中国百名好儿童好少年奖与全国残疾少年儿童成才奖获得者。1997年着的《双脚与人生》一书轰动全国。他,就是无臂书画家汤展中。
汤展中与书法结缘,缘于一次偶然。一天,哥哥放学回家后,用毛笔写描红作业。他觉得很好奇,跑到厨房,用脚夹了块小木炭,在地上学哥哥写字。这一幕,让刚干完农活回来的父亲看到了,父亲想:乡下人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都喜欢写对联,何不训练儿子练好书法,以后靠卖这换口饭吃。
转眼间,汤展中到了上学年龄,父亲带着他去小学报名,学校却委婉地拒绝了。父亲并没有放下,第二天又去找校长说情,一个星期后,他最后进了学校。二年级暑假时,汤展中被推荐进县城的暑假书画学习班。报名时,他当场用脚夹着毛笔写了一首诗,把接待的老师看得目瞪口呆。此后,老师开始教他用右脚练习书法。汤展中先是用脚趾夹笔,从夹不住到夹得脚趾都红肿;上课的时候,不管天多冷,一双脚都露在外面;写字时一向弯着腰,背部的酸痛是家常便饭……半年后,他硬是用脚写出一笔工整漂亮的字。
之后,他听说用嘴含笔也能写字画画,便自我练起来。刚开始,口水流得到处都是,牙齿也麻麻的。但他没有放下,时光一长,嘴巴成了第二书画手段。为了挣学费,他每个寒暑假都到桂林市一些旅游区为游客写书法,一个假期下来,学费、生活费都解决了。
上高中后,汤展中更是把卖作品的区域扩大到上海、广州、深圳,乃至全国。他自豪地说:“从上高中开始,我就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我和哥哥的学费,都是卖作品赚的,为了赚钱,已经好几个年头没在家里过年了。”汤展中在潜心研习书画的同时,并没有落下学习。1999年,他如愿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4年后,又顺利考上了该校国画专业的研究生。2005年8月,汤展中在参加第四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时,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相中,成为该团的一名演员和行政工作人员。现已成为中国残疾人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和南宁一所特教学校兼职老师。
成功后的汤展中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广西的残疾人朋友,总想为残疾人群体做点什么。他成了南宁市舍得残疾人职业学校的一名兼职老师,一有空,就去教学生绘画。他收了4名盲人学生和4名健全人学生,教他们画国画。他说:“教盲人绘画很需要耐心,我自身又是个残疾人,困难重重,但我会克服困难,尽量把他们教好。”汤展中追求的不只是饱暖的生活,也不只是幸福的感受,他要追求一种境界。他正在努力的愿望是漂洋过海去英格兰,把残疾人书画事业发展到国外,挑战人生的一座新的高峰。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9):付红英——合唱指挥付红英,女,汉族,1958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天津市南开区人。天津市残联文体中心声乐指导兼合唱指挥,系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会员。87年进入天津市残疾人艺术团,9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音乐专业本科。近20年的残疾人文化工作,组织残疾人才艺、合唱、棋类、书画等活动,参与组织了超多的文艺演出和比赛。2005年她所指挥的无伴奏合唱《八竣赞》荣获全国金奖,同年12月,率团参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立18周年庆典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就职天津残联文体中心、负责声乐指导兼合唱指挥的付红英,算不上漂亮,且身有残疾,但她拥有一颗最美的心。她常穿梭于健全人之间,与他们一样工作一样劳动,不需要任何的特殊照顾。20多年来,她把自我的心血和汗水都挥洒给了残疾人音乐事业这块沃土,用汗水和心力昭示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贡献。
1958年,付红英出生在天津,不久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凭借毅力奋发学习,考取天津师范学院音乐专业本科,大学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一家服装厂做检验工人。
1987年天津市残疾人艺术团招收演员,她报了名,被招入团,才开始实现自我的艺术梦。付红英说,作为一名残疾人,能够从事残疾人的事业是幸运的。她既是演员又是组织者,多年来工作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幕后还是台前,或是组织残疾人才艺、棋类、书画等比赛和展览,她都恪尽职守;无论是排练指挥天津市残疾人合唱团、天津市启明星合唱队到社会各界进行宣传演出,还是为合唱团建立章程制度、完善组织机构等,她都出色地完成。05年组织的无伴奏合唱《八竣赞》荣获全国金奖;同年12月率全团参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立18周年庆典活动,与北京、上海、青岛组成大型合唱团,演唱《蓝色多瑙河》《我的梦》,受到胡总书记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付红英的生命进程中,音乐是主旋律。她努力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除了在合唱团辅导女低声部,还为职校学生上初级乐理课,并定期到天津群艺馆进行合唱指挥培训。她献身音乐的路越做越宽广。同时,她用心从事歌曲创作,寻求流畅、优美、质朴、典雅的旋律,对每一个音符都要仔细斟酌,决不允许有任何的垃圾音符落在她的谱面上。她创作的部分作品在天津音乐杂志上发表,反响良好。其中为甲丁《黄河鱼娘》、车行《中不中》、鲍和平《中国大北方》等作品的谱曲,均得到专家肯定。2004年付红英与她的先生刘志良共同创作反映中国残疾人生活、工作、学习的音乐题材的大型音乐组歌《我们同行》,向社会展示残疾人的艺术才华和精神风貌。她创作的《我喊春天》等多首歌曲获奖。
“妈妈”是世界上最动听的称呼。因两次流产,人到中年的付红英从未享受过为人母的快乐和幸福,但她的内心深处一向留有一块芳草地,她相信会有一群“小天使”来填补这块空白。2006年为了让脑瘫智障的孩子们拥有属于他们自我的快乐,付红英取得领导支持,成立了天津市启明星合唱队。一位孩子的家长说:“孩子毕业三年,从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启明星的成立,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生活的期望。”从那一刻起付红英下定决心,培养好这群“小天使”。经过将近两年的接触,她越发感到这些孩子的可爱,深感肩上担子更重。她告诫自我:必须要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带出有水平有素质的启明星合唱团。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10):陈燕——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陈燕,女,汉族,1973年生,视力残疾,一级钢琴调律师,北京市人。现北京新乐钢琴调律有限职责公司总经理,系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调律分会会员。幼年患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22岁毕业于北京盲校钢琴调律班。2002年10月建立北京钢琴调律网,2004年出版《陈燕:耳边的世界——中国第一位女盲人调律师的自传》,同年12月被江苏卫视和新浪网评为《感动2004》十大真情人物。
盲人钢琴调律师陈燕的故事有点传奇,但都是真的。3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先天性残疾,陈燕被父母遗弃,是姥姥收养她并抚养成人。
陈燕自小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学过很多乐器。自打学调琴开始,她每一天总是十三四个小时泡在钢琴边,仔细摸,用心记。学调律还务必会修琴,一个盲人手拿锤子钉钉子、刨子刨木头,受伤总是难免的,学习调律那段时光,她手上就没有一块好肉。
4年学习,陈燕掌握了欧美最先进的钢琴调律技术,但信心满怀的她立刻遭遇了残酷的现实,当时国内的人还无法理解盲人调琴师这一行业。几经周折,一家大的琴行经理考核后同意录用。但经理为难地说,这份工作需要上门为客户调琴,你此刻的状况挨家上门也太困难。再说路上车很多,出了交通事故,琴行要负责的。
为了熟悉地形路况,她请家人帮忙,把图上的地名、车站、胡同小区等一一抄写成盲文,一一记熟。有一位用户不期望盲人调律,她到用户家后,凭着眼睛仅存的一点光感,跟用户走到钢琴前,连调带修干了两个小时,客户试弹后很满意,并说他的两台琴以后都请陈燕调。这时陈燕告诉他自我是个盲人,对方不好意思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陈燕给自我立了一个规矩:与客户见面时决不告诉自我是盲人,调琴结束后,必须要告诉用户自我是盲人。她说:“给用户调完音后,我除了教给用户一些保养知识外,还要给用户弹一首优美的曲子,这时才告诉他,我是一名盲人钢琴调律师,用户感到十分惊讶。你是盲人,你怎样来的?你调琴的时候,眼睛一向跟着手动呀!每当那个时候,我觉得自我是一个成功者。”真正在调琴这个圈子里闯出名气,陈燕靠的是技术。她将8000多个钢琴零件熟记于心,并能及时发现影响音准的零件,调出正确的音律。到目前,她已给上万个家庭的钢琴做过调音,足迹遍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为了帮忙更多的钢琴用户,陈燕开通了全国第一条钢琴公益热线,每一天晚上7点到10点,她都会守候在电话机旁。在钢琴调律的路上,她最大理想就是让全国的人都明白,盲人完全能够从事钢琴调律工作。
陈燕不仅仅拥有娴熟的调琴专业技术,她还创造了许多盲人第一的奇迹: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中国盲人中第一个写自传的,第一个会骑独轮车、游泳、骑自行车、开卡丁车、滑旱冰、练跆拳道的盲人等等。陈燕说,不管路有多漫长、有多艰辛,她都会“笑对人生”。她是该笑,因为她为自我“调”出了一派光明。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11):励志小男孩的梦想有个小男孩因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认为自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一齐游戏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春天来了,小男孩的父亲买回来一些树苗,想把它们栽在屋前。他把孩子们叫过来,让他们每人栽一棵。并对他们说,谁栽的树苗长的最好,就给谁买一件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是看到兄妹那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他却期望自我栽的那棵树早日死去。因此,在浇过一两次水后,他就再也没去管它了。
结果过了几天小男孩惊奇地发现它不仅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
小男孩的父亲给他买了他最喜爱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必须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植物学家。渐渐地小男孩不在自卑,开始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个月光明亮的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去看看自我的那棵小树是怎样生长的?当他轻轻地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在向自我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一切他都明白了,原先父亲一向在偷偷地为自我栽种的那棵小树施肥!小男孩看着父亲,泪水不知什么时候已流出眼眶……
那瘸腿的小男孩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12):瘫痪的励志小女孩有一个小女孩四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幸运的是她的病医治好了,不幸的时留下了后遗症――小女孩的左腿瘫痪了。
母亲十分难受,精心照顾女儿,发誓要让女儿复原。小女孩八岁的时候腿上绑着钢板能够和其他的同龄人一样跑步、跳远。之后,在一次跳远的时候,钢板的连接处断了后从腿上掉下来,她发现不用钢板自我也能跑步、跳远。小女孩十分高兴,从此更加努力地练习。
之后她成为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冠军,为自我赢得了荣誉。
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下,如果你认为你的目标是正确的。遇到再大的挫折,只要不能打倒你的信心,那么它永远打不倒你的身体。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13):手指创造的奇迹人要有一种伟大的欲望,还要有能够实现这种欲望的技能和坚忍。
――柏拉图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下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能够建成。
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施工建造他们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明白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潜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闪念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
他惟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透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
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zhlzw。
胜利与失败这间的差距并不似人们想像的那么大,仅仅是一念而已。欲望能够将一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至,也能够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欲望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
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碍的人,常常会屡建奇功。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当充分发挥我们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