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川枫背后的励志故事
《昨日青空》的观后感
这部电影,和很多青春、高考题材的电影一样,让我有种熟悉又陌生的尴尬。
熟悉是因为,我们都有过青春,都经历过高考,那些岁月让人心生温暖:美丽的青春,热血的高考。
陌生是因为,剧中人物的设定,剧情的推演,频频让人心生疑惑:这是谁的青春?谁的高考?
二者交汇,变成尴尬:很期待甚至努力尝试被故事感动,但那感动却迟迟不来。
是因为动画电影多了一种疏离感么?是因为剧中的情景离生活太远么?
不是的。
《昨日青空》是关于青春、爱情、友情的故事,我们可以看两部类似的电影——
动画可以感动人
有一部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就是关于爱情。两个青年男女原本素不相识,一个在东京一个在乡下小镇。后来因为受到一颗坠落在地球的陨石的影响,他们经常在梦中相遇,醒来时又互换身体,从此走进彼此的生活,并逐渐萌发感情。
按理说陨石撞地球、梦中通灵交换身体,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故事的范畴,另外还有文化的差异,动画电影造成的疏离感,似乎会让人难以接受。
但我被这部电影深深感动了,因为在荒诞的情节背后,在二次元的画面背后,包含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东西:对爱情的渴望,对离人的思念,帮助他人的责任,心有灵犀的默契。
语言也好,文字也好,逼真的特效也好,二次元的动画也好,故事是否动人并不取决于这些形式。
陌生也可以感动人
《哪啊哪啊神去村》同样是一部日本电影(片名真是让人一头雾水…)。讲的是男主高考之后没有考上大学,偶然间看到一张招收伐木工人的海报,被海报上的美女吸引而进入深山,在森林中伐木、成长、收获爱情的故事。
我所认识的经历过高考的人,几乎全都走上了读大学的路。那些高中毕业没有上大学的人,我对他们的生活几乎一无所知。对深山老林里伐木工人的生活更是完全陌生。
但这种陌生并不影响我被电影所讲的故事打动,因为在陌生的环境里,在迷茫的男主身上,我看到了梦想和希望的幻灭与重生,看到了友谊和信任的建立,看到了与我自己内心相通的东西。
不管故事离现实生活有多远,情节有多陌生,只要我们能在陌生中找到熟悉,也是好故事。
《昨日青空》这部电影,主题是我们都经历过的青春和高考,背景是学校、教室,为什么这么多熟悉的元素却没有打动我,到底是什么让我觉得尴尬?
或许不是因为动画,不是因为陌生,而是因为故事的设定不能自洽——经不起追问。
好故事要经得起追问
所谓经得起追问,就是说剧情要合理,如果不合理,需要给出解释。
比如《你的名字》里两个人竟然可以互换身体,显然不合常理。你追问导演,导演可以说这是因为受到天上掉下来的陨石的影响。
再比如《哪啊哪啊神去村》里男主落榜之后,不复读不当兵,偏要当伐木工人。你追问导演,导演可以说这是因为他迷上了广告上的女孩,想去森林里找她。
不管这些解释有没有科学解释,是不是搞笑,起码能够自圆其说。
我们回到《昨日青空》——
最大的感触是剧中的高中生活和我印象中的相差很大,比如…他们从来不熬夜刷题,但这可以接受。
当年生物老师讲过,一座高山上可以同时有四季,不同海拔生长着不同的植被和动物,明明在同一纬度,却可以有跨越半个地球的气候。
同理,同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虽然是同龄人,却可能像是来自不同的年代,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这没有问题。
但有些地方却经不起推敲:
电影中两男一女三个主角,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相逢在高三的同一个班,或者说…根本不可能。
一个成绩不错的女生,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一个不学习只爱画漫画的男生,就算走艺考分数也远远不够;一个复读的高个男生,爱打篮球,基本放弃了学业。以我浅薄的经验看,这样的三个人不可能分到同一个班里。
一个不大不小,有山有海有铁路的城市,市里的教育局长有个住在乡下的老婆;而且那是1999年,乡下做饭烧的还是木柴,却已经普及了两层小楼,还有公交站牌;
女主如果正常发挥应该有很多大学可以选,但当她听到自己喜欢的男生参加招飞要走了,想的不是努力考到他所在的城市,却是放弃高考。
男生当飞行员也是发挥自己的长处,为了前途和梦想奋斗。女主放弃高考,难道是为了离自己喜欢的人更远一点?
爱画漫画的男生看到一个招聘广告就决定『放弃高考』,一个人到深圳去画画。既然这么爱画画,何不走艺考的路?就算他的分数艺考也不够,至少也到某大青鸟、某华同方接收一点专业的绘画训练吧。
然而他在1999年高中没毕业就去了深圳(这是追求梦想还是放弃?),后来还成为职业画家,我总觉得这个设想太大胆……
贯穿全剧的感情戏也很单薄。爱打篮球,傲娇到没朋友的教育局长家的公子,因为一起打了一场球就和球场菜鸟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们是流川枫和樱木花道么?
这部片子画得很漂亮,很多画面都可以当壁纸,每个片段单独看也很不错。但和这些摆在一起,总觉得有种拼凑的违和感,每个角色都像是在自己给自己制造困难。
青春、梦想是很热血,爱情友情是很感人,但如果不把故事讲好,就不能指望一摆出这些词来我就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