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成语大全及名言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询》)
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则》)
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1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3、兼听则明,倔信则暗。(《汉王符》)
1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5、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2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2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2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2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2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目兔顾犬 犬兔俱毙 势若脱兔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兔角龟毛 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目兔顾犬 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
秋后的兔子--又撒起欢儿来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兔头麞脑 形容人面貌猥琐。多形容坏人。
狡兔三窟
兔死狗烹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成语:白兔赤乌 东门逐兔 动如脱兔 待兔守株 得兔忘蹄
兔丝燕麦 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兔子不吃窝边草
守株待兔 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
兔走乌飞 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兔死犬饥 兔丝燕麦 兔头麞脑
守株待兔兔子咬起狼来--这还了得
势若脱兔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狡兔三窟 狡兔死,良犬烹 狡兔三穴 惊猿脱兔
兔起凫举 兔起鹘落 兔起乌沉 兔缺乌沉 兔死凫举
兔死犬饥 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两手掐兔子--稳拿
乌飞兔走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兔子掉进海里--不是时髦(湿毛)的事
兔角牛翼 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兔子急了眼--还会咬人哩
兔葵燕麦 形容景象荒凉。
兔死狐悲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白兔赤乌 多借指时间
东兔西乌 龟毛兔角 狐死兔泣 获兔烹狗 狐兔之悲
兔葵燕麦
兔死凫举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狡兔死,良狗烹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兔起凫举经典的句子 希望你会喜欢!; 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东兔西乌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待兔守株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开春的兔子--成群结队
得兔忘蹄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守株待兔 兔角龟毛 兔角牛翼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处女:未嫁的女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狼奔兔脱
见兔顾犬 狡兔死,良狗烹
狼奔兔脱 形容仓皇逃窜。
一雕双兔 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见兔放鹰
兔走鹘落 兔走乌飞 乌踆兔走 乌飞兔走 一雕双兔
兔起鹘落 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3、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4、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5、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8、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9、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10、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11、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12、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13、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14、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6、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17、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18、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22、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24、井底之蛙,所见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