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的现代中国名言
传承中华民族的孝道作文【篇一】
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拥有多达十四亿的人口。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已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从未变过且流传至今的那就数孝道了。
孝,乃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而孝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评价人们道德素养的尺度。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的概念,那么就没有资格使用“人”这个名词来称呼自己,甚至连动物都不如。羊羔尚且懂得跪乳之恩,乌鸦也知反哺之情。那么作为灵长类的我们又该当如何呢?
古时候《二十四孝》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详,故事中的人物也都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然而,又过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到了这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向他们那样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呢?在这个现实主义的物质社会,很多人也都变的现实。一味追求自己的地位、赚取自己的薪水、寻求自己的恋人,那么又有谁能够真正想到过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以为能给自己的父母足够的零花钱,让他们住豪宅就是尽孝了,且不知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于是“空巢老人”就应时而生。而那些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关爱,能够儿孙绕膝,享受一家人美满的快乐。然而,这些正是那些做子女的所不能给的。因为他们要工作、要赚钱、要追求地位。然而我们反过来想一下,自己的父母都已年迈,这些做子女的又能尽孝几年呢?且不知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恳请那些正忙于工作的子女们好好反思一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尽孝。哪怕是陪父母逛下街、看场电影、聊聊天~这些看起来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却恰恰是父母最需要的。这平凡的一件事就能让他们高兴好几天。如此看来,尽孝又何尝不是一件简单而有趣的事情呢?
所以了解自己的父母,认清父母的需要,让父母快乐,让自己问心无愧才是你当前最应做的。现如今,我们不仅要知道“百善孝为先”,更要做到“百忙孝为先”。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多陪陪父母,这样才能真正履行好一个做子女的职责,才能真正把“孝”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传承中华民族的孝道作文【篇二】
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文化。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睦,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些脍炙人口的
当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欣慰多了。
孙朋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只因为她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千千万万个山东人。她刚嫁给丈夫时,丈夫就经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渐年迈,从此,家庭中一切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她每当干完农活就赶紧回家,她知道,年迈的婆婆肯定会很担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无怨无悔地照料着年迈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风雨无阻地撑起一个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的脸上充满了美丽的笑容。这笑容,这孝心,有谁能不感动呢?
孝老爱亲,也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传承一代又一代的美与爱。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尽量为父母做什么:比如帮他们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他们捶捶背,揉揉肩,不要让他们操心……这是我们每个子女都应该做的。
孝老爱亲,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传承一份份美与爱,传承这一种伟大的传统民族文化,唤起每一个人的.孝心!
传承中华民族的孝道作文【篇三】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句话中包含了一个字-----那就是“孝”。自古以来,孝是中国人民五千年来追求的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东方的一种信念,也是一种文化素质。然而孝道,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
“百善孝为先”这句老话,至今流传许久。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孝,是所有美德当中之首任,也是所有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这孝就像太阳,给人温暖;孝就像大山,给人依靠;孝更像一颗璀璨的珍珠,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孝是珍贵的,不能以价钱来衡量,而至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一个孝子呢?
有一次母亲节,我和姐姐商量着给妈妈买什么礼物好,也不知道妈妈需要什么。不知不觉就逛到了饰品店,突然看见挂在店门口的一条丝巾,非常精致、温暖。又想到妈妈经常会感冒,只要带上这条丝巾,她就不会感到寒冷。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于是,我把丝巾当做礼物送给了妈妈。她非常高兴,语重心长的对我说:“非常谢谢你们,你们的心意,妈妈已经收到了。以后可别瞎买东西了,只要你们是关心我的心,就算送再贵的礼物也比不上你们的这一片心。”
听了妈妈的话,我受益匪浅:大孝无痕,有一种爱,很小很小,那就是孝。无须惊天动地,无须甜言蜜语,小处著精神,微处见真情。天下所以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不需要你为他们付出多少,只需要我们尽一份孝道。只需要在爸爸妈妈下班时,给他们倒一杯温水,为他们解除干渴;在爸爸妈妈疲劳时,为他们捶捶背,这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孝了。若爸爸妈妈你为了打发他们而送他们很贵重的礼物,即便你送一个金库,这样的礼物也是毫无意义的。若你在爸爸妈妈出差时,给他们一句充满爱的叮嘱,而这是用千金也换不来的,这是与前面成反比例的。
孝,贵在恒。弟子规上有这么一句话: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冬天要帮爸爸妈妈铺被子,让他们感到温暖;夏天帮爸爸妈妈把床铺扇凉;早上要向爸爸妈妈问好,放学以后要及时回家向爸爸妈妈禀报平安。其实父母最关心的还是我们的安全,只要每天都按时回家,这也算是小孝。
同学们,你们想做一个小孝子吗?那就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其实要做到孝非常简单,孝,既不需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也不需要说多么感人的话语,更不需要送父母多么贵重的礼物。只需要你一颗感恩的心;只需要你时常挂念他们,关心他们,这就是孝。让我们把孝变为一种传统时刻记在心中,人人争做孝子。让天空变得更加湛蓝,白云变的更加柔软,让这世界充满爱与光辉!
1.老莱娱亲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
老莱其实也不小了,也年过70。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
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
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伤心,故意装者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
2.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3.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4.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5.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
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6.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7.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8.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孝顺父母不能等,让我们用心去感爱,让我们用心去爱戴,让我们用心去孝敬。
孝敬父母的现代散文诗篇一:孝敬父母孕育着中国古老文明的灿烂文化
从小听孝敬父母的故事广为流传
吸取营养美德深深扎根我们心间
有一天离开父母我们走上了社会
懂得了知恩图报让我们今生无悔
命里注定父母是我们快乐的土壤
他们却被时间的碾盘压弯了脊梁
因为你永远想像不出你小的时候
他们都是如何耐心地教你走路的
永远不要嫌弃你父母学不会电脑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你小时候
他们是如何地教你认字不厌其烦
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抚养大
父母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难已报答
我们工作再忙也抽时间回家看看
我们平平安安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父母是下山的夕阳正一天天衰老
无情岁月霜染了他们头上的白发
心里却始终装载着对儿女的.牵挂
走遍世界我们走不出父母的眼睛
走遍世界有一种爱相伴我们一生
别忽略了父母只想工作只想挣钱
趁着父母健康多陪陪他们的晚年
感恩父母给了我们一个永恒生命
感恩父母给了我们无限博大的爱
只因为孝敬父母我们才活出精彩
孝敬父母的现代散文诗篇二:拜父母八十大寿没齿不忘养育情,肝脑涂地难报恩。
身在千里心未远,俯首叩头拜双亲。
二老安康儿孙福,年年岁岁犹如今。
孝敬父母的现代散文诗篇三:十跪父母恩一跪父母恩
辛苦十月将儿生
二跪父母恩
呀呀学语在初春
三跪父母恩
送我学堂伴窗根
四跪父母恩
我卧病榻您揪心
五跪父母恩
晚学不见唤儿回
六跪父母恩
我远行求学您夜挑灯
七跪父母恩
离闺远嫁您难舍情
八跪父母恩
您来家,放下土特产匆匆离去的背影
九跪父母恩
我生儿育女方知母爱有多沉
十跪父母恩
如今儿孙满堂却独守孤灯渡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