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名言 > 文章内容页

慈禧逃到西安后说的名言

来源:励志帝 日期:2023-02-28 21:39:33 分类:励志名言 阅读:

窝窝头,简称窝头,北方平民较贫者的一种主食。贫苦出身者,常被称为啃窝头长大的。一个缩头缩脑满脸酸相的人,常被人奚落,“瞧他那个窝头脑袋!”变戏法的卖关子,在紧要关头停止表演向围观者讨,好多观众便哄然逃散,变戏法的急得跳着脚大叫:“快回家去吧,窝头糊啦!”(糊是烧焦的意思)坐人力车如果事前未讲价钱,下车付钱,有些车夫会伸出朝上的手掌,大汗淋漓的喘吁吁的说:“请您回回手,再赏几个窝头钱吧!”

总而言之,窝头是穷苦的象征。

到北平观光过的客人,也许在北仿膳吃过小窝头。请不要误会,那是噱头,那小窝头只有一寸高的样子,一口可以吃一个。据说那小窝头虽说是玉米面做的,可是羼了栗子粉,所以松软容易下咽。我觉得这是拿穷人

真正的窝头是玉米做的,玉米磨得不够细,粗糙得刺嗓子,所以通常羼黄豆粉或小米面,称之为杂和面。杂和面窝头是比较常见的。制法简单,面和好,抓起一团,翘起右手大拇指伸进面团,然后用其余的九个手指围绕着那个大拇指搓搓捏捏使成为一个中空的'塔,所以窝头又名黄金塔。因为捏制时是一个大拇指在内九个手指在外,所以又称“里一外九”。

窝头是要上笼屉蒸的,蒸熟了黄澄澄的,喷香。有人吃一个窝头,要赔上一个酱肘子,让那白汪汪的脂肪陪送窝头下肚。困难在吃窝头的人通常买不起酱肘子,他们经常吃的下饭菜是号称为“棺材板”的大腌萝卜

据营养学家说,纯粹就经济实惠而言,最值得吃的食物盖无过于窝头。玉米面虽非高蛋白食物,但是纤维素甚为丰富,而且其胚芽玉米糁的营养价值极高,富有维他命B多种,比白米白面不知高出多少。难怪北方的劳苦大众几乎个个长得比较高大粗壮。吃粗粮反倒得福了。杜甫诗:“百年粗粝腐儒餐”,现在粗粝已不再仅是腐儒餐了,餍膏粱者也要吃糙粮。

我不是啃窝头长大的,可是我祖父母为了不忘当年贫苦的出身,在后院避风的一个角落里砌了一个一尺多高的大灶,放一只头号的铁锅,春暖花开的时候便烧起柴火,在笼屉里蒸窝头。这一天全家上下的晚饭就是窝头、棺材板、白开。除了蒸窝头之外,也贴饼子,把和好的玉米粉抓一把弄成舌形的一块往干锅上贴,加盖烘干,一面焦。再不然就顺便蒸一屉榆钱糕,后院现成的一棵大榆树,新生出一簇簇的榆钱,取下洗净和玉米面拌在一起蒸,蒸熟之后人各一碗,浇上一大勺酱油麻油汤子拌葱花,别有风味。我当时年纪小,没能懂得其中的意义,只觉得好。现在我晓得,大概是相当于美国人感恩节之吃火鸡。我们要感谢上苍赐给穷人像玉米这样的珍品。不过人光吃窝头是不行的,还要需要相当数量的蛋白质和脂肪。

自从宣统年间我祖父母相继去世,直到如今,已有七十多年没尝到窝头的滋味。我不想念窝头,可是窝头的形象却不时的在我心上涌现。我怀念那些啃窝头的人,不知道他们是否仍像从前一样的啃窝头,抑是连窝头都没得啃。前些日子,友人贻我窝头数枚,形色滋味与我所知道的完全相符,大有类似“他乡遇故人”之感。

贫不足耻。贫乃士之常,何况劳苦大众。不过打肿脸充胖子是人之常情,谁也不愿在人前暴露自己贫穷。贫贱骄人乃是反常的激愤表示,不是常情。原宪穷,他承认穷,不承认病,其实就整个社会而言,贫是病,我知道有一人家,主人是小公务员,食指众多,每餐吃窝头,于套间进食,严扃其门户,不使人知。一日,忘记锁门,有熟客来排闼直入,发现全家每人捧着一座金字塔,主客大窘,几至无地自容。这个人家的子弟,个个发愤图强,皆能卓然自立,很快的就脱了窝头的户籍。

北方每到严冬,就有好心的人士发起窝窝头会,是赈济穷人的慈善组织。仁者用心,有足多者。但是嗟来之食,人所难堪,如果窝窝头会,能够改个名称,别在穷人面前提起窝头,岂不更妙?

【窝头饮食文化

历史记载

窝窝头起源的历史是不可考了,但我们知道至少在明朝已经有这个名称

美味窝窝头

,即是去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自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复之。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世中富有嗜之者,因名御爱窝窝,今但曰爱而已”。照这样说,爱窝窝由于御爱窝窝的缩称,那么可见窝窝头的名称在明朝那时候已经有了。

词语意蕴

窝窝头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它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大个儿的有半斤来重,小的也有二、三两。窝窝头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过去形容某个人命运苦,常常说:“他呀,一辈子饥饱劳碌,吃窝头的脑袋。”歇后语“窝窝头翻个儿——显大眼”是指把窝头翻过个儿来,窝儿朝天就显出了个大圆眼儿(即圆孔)来,用以比喻出风头,反而出了丑,常常带有轻视讽刺的意味。

慈禧一说

农民用玉米面做这种食品,用这个名称,已经很久了。 天下事无独有偶,窝窝头还有其他故事。北海公园有一家饭馆名叫“仿膳”,是仿御膳房的做法的意思。他们的有名食品里边,便有一种“小窝窝头”,据说是还与慈禧有关,相传清朝末期,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前不久,慈禧等一帮人狈西逃,一连好几天赶路,带的糕点都吃完了。快到西安时,慈禧饥饿难耐,下令停车,要手下人去找吃的。随从们想,她吃惯了山珍海味,细软糕点,现在到何处去寻。所以手下人只哼哈应声,无从着手。慈禧一见,火冒三丈:“你们这帮奴才,怎么还不去找吃的,想饿死我呀!”一个太监说:“老佛爷息怒,奴才不是不肯去找,可这地方,前无村后无店,到哪儿找呀?”正说着,慈禧见不远处有逃难的百姓,正坐着吃东西,她指着说:“你们去看看。”太监跑去一看,逃难的人吃的是凉窝窝头。太监回禀说他们吃的是粗食窝窝头。慈禧从未听说过什么叫窝窝头,心里好生奇怪,就亲自下车前去探视,见是一种黄橙橙的食品,那些人吃得正香。她上前问道:“这东西,好吃吗?”一位老头回说好吃。慈禧肚中空空,不自觉口生涎液,也很想尝尝,便说:“你能给我一个尝尝吗?”那位老人爽快地递上了一个。慈禧接过就咬了一口,感觉味道不错,就吃了起来,啊!还真香呀!不一会儿,一个大窝窝头就被她吃光了。

后来,她重回北京宫中,每当吃腻了满桌的御膳,就想起那次逃难时吃的东西——窝窝头,真可谓回味无穷。于是下令御膳房做窝窝头吃。窝窝头送来了,也是黄橙橙,她一尝,咂吧咂吧,感到不是那滋味,一怒之下,又杀了几个厨工。这可难坏了御膳房,哪个厨人不怕死,谁还敢给她做窝窝头。大家凑在一起想办法。还是一位老厨师想出一个主意:“咱们用栗子粉加白糖,做窝窝头,试试她爱不爱吃?”于是,大家动手做了栗子面窝窝头送上,慈禧尝了尝,挺好吃,高兴地说:“我总算又吃到了当年逃难时的窝窝头。”消息传回御膳房,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从此御膳房的点心谱中又增添了一品小窝窝头。其实这种窝头只是比现在的多加了些料而已,据说里面有:玉米面,栗子粉,黄豆粉,白糖等材料,因此味道也就别具一格了,所以北京市面上除真正窝窝头以外,还有两种爱窝窝与小窝窝头,留下一点历史的痕迹。“窝窝头”极是微小的东西,但不料有这么一段有意思的历史,可见在有些吃食东西上如加以考究,也一定有许多事情可以发现的。

还有一种是看守所里吃的窝窝头,那才是正宗的窝窝头呢,虽然形状是长条形,酷似发糕,但是制作的配料是绝对的正宗,用苞米面加碎苞米叶和苞米棒子蒸的,才叫正宗窝窝头。以前旧社会指的窝窝头都是这么做的。

华清池的导游词1

大家好。欢迎来华清池参观,我是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华清池是我省仅有的三处五A级景区之一,曾是皇家园林,这里山美、水美,美女杨玉环与唐玄宗流传了千年的爱情故事更美。

游览之前我先给大家简介一下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骊山北麓华清宫的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大家请看前方山峦,由于从远处看,尤如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因此得名"骊山"."周幽王峰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就出自这里。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令人误以为当年烽火还在燃烧,故有"骊山晚照"之称,是关中八景之一。

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上休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后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时再次扩建,并正式定名华清宫。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遗址后形成的,占地85560平方米,但也仅为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一边一向前走一欣赏。我们面前的这片碧波荡漾的水面叫做九龙湖,有5300平方米。何以"九龙"为名呢?其实这个湖分成上下两池,中有九龙长堤东西横贯。堤壁间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体现了皇帝的九五之尊。长堤西边有座龙石舫,用小石拱桥相连,形似渡口。两只龙头高高扬起,犹如一座华丽的龙舟,正欲破浪前行。与其相连的是九曲回廊,好像龙身。九龙池的北岸,是九龙宫的主体建筑"飞霜殿" .殿前各有一对石狮和石牛。登上飞霜殿的回廊,东西眺望"沉香殿"、"宜春殿",更觉飞霜殿的回廊富丽堂皇,端庄大度。此殿因相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而建。当冬天花飞舞时,独此殿前雪为霜,故名"飞霜殿". 现在呢,这里已经成为了贵宾接待厅和休息室。在飞霜殿的背面墙上还有一副壁画——《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公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玄宗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场面。

说到这里呢,大家就会想到唐玄宗与杨玉环的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唐玄宗将杨玉环为贵妃,当时玄宗已经61岁,而贵妃才27岁,册封后的第二年,在扩建温泉宫时,专为杨贵妃修建了"海棠汤",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骊山的长生殿里,农历七月七日两人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乱,玄宗携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才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当时,贵妃年仅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刚才我们提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秋冬来到华清池,是为了享受温泉沐浴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宫殿,遍布骊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这里保存着5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我们进入的是海棠汤。此汤因平面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称贵妃汤,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该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壁由墨玉青石拼砌而成,汤池分上下两层,为台式结构,上层可扶可坐。整个汤池既体现了对称、协调、平衡的传统美学思想,又符合人体行为科学。在池子的中间,是一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这莲花底座,上面接有莲花喷头,下面接通陶水管,与温泉水相通,因自然压力使泉水从喷头中喷出,这与今天的沐浴可谓是大径相同。贵妃就在此沐浴了近八个春秋,白居易《长恨歌》中这样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就形象的描绘了贵妃出浴时的柔媚风姿。

接下来我们进入的是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用汤池。汤池下面为八边形,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安有双莲花底座,它充分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的威势。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唐玄宗,命人用范阳上等白玉雕刻成、龙、飞雁以及双莲底座放于池中,供玄宗使用,可是有一次,玄宗刚下水,随着水波的浮动,觉得池中的雕像仿佛活了一般,着实把玄宗吓了一跳,于是一怒之下,命人重新打磨砌器,唯独留下了这双莲花底座。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星辰汤,这个汤池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据考证,该池下面还有西周和秦的汤池遗址,原来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经在这里修池沐浴了,只是没有修建殿宇,晚上人们在这里沐浴,可以仰望天上的星辰,所以取名星辰汤。当然,这只是名字由来的其中一个说法,还有其他的说法,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西南角的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尚食局的官员沐浴的池子。而在南北两排殿宇间的空旷处,还夹有一个用石栏围住的用青砖石铺砌的长方形浴池,它是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汤。

华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西安事变的旧址——环园。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现在请大家随我继续前行,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五间厅,它是西安事变的重要遗址。大家请看,这一字排开的八间房,西边的这五间叫做五间厅,而东边的拿三间叫做三间厅,这些都是清代建筑。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西逃至此,曾住在这里。1936年10月12月,先后两次到陕西来,都住在五间厅,并在五间厅内召见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要求张、杨二人消灭陕北红军,以实施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计划。然而,张、杨两位将军在全国一致要求抗日的呼声下,默契合作,与12月12日发动兵谏,扣押了。当日凌晨6时,一声嘹亮的枪响划破了沉寂的夜空,急忙从窗后翻出,逃至了骊山山腰间的一个石缝里,也就是今天的兵谏亭那里,后被张杨二人的士兵抓获,为了避免内战,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应张杨两位将军电请,派周恩来率中央代表团前往西安,终于使接受了张杨的"联共抗日"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了国共合作的新时期。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当时名曰"民族复兴亭"、"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好了,今天我们华清池景区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华清池的导游词2

大家好!我是导游员XX,欢迎大家跟随我一同走进被誉为“天下第一汤”的华清池参观游览。“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大家都熟悉吧!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李杨爱情的见证地---华清池。华清池呢,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处的骊山脚下,坐落在唐华清宫遗址之上,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内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景色优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家5A级景区。

华清池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沐浴游览圣地,并且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美誉。据史料记载,华清池已经有6000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西周曾在这个地方建立“骊宫”,秦时改名为“骊山汤”,汉代扩建为“汉骊宫”,唐太宗李世民的汤泉宫,唐高宗李治的温泉宫,那么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他大兴土木,再次扩建,新宫落成,命名“华清宫”,又因其以宫内的温泉而著名,故名“华清池”。 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华清池是坐落于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海拔1300米左右,满山的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就有如一匹黑色的骏马。古代又称黑马为骊,故此得名。

导游词中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华清池导游词篇一:

大家好。欢迎来华清池参观,我是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华清池是我省仅有的三处五A级景区之一,曾是皇家园林,这里山美、水美,美女杨玉环与唐玄宗流传了千年的爱情故事更美。

游览之前我先给大家简介一下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骊山北麓华清宫的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大家请看前方山峦,由于从远处看,尤如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因此得名"骊山"."周幽王峰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就出自这里。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令人误以为当年烽火还在燃烧,故有"骊山晚照"之称,是关中八景之一。

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上休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后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时再次扩建,并正式定名华清宫。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遗址后形成的,占地85560平方米,但也仅为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一边一向前走一欣赏。我们面前的这片碧波荡漾的水面叫做九龙湖,有5300平方米。何以"九龙"为名呢?其实这个湖分成上下两池,中有九龙长堤东西横贯。堤壁间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体现了皇帝的九五之尊。长堤西边有座龙石舫,用小石拱桥相连,形似渡口。两只龙头高高扬起,犹如一座华丽的龙舟,正欲破浪前行。与其相连的是九曲回廊,好像龙身。九龙池的北岸,是九龙宫的主体建筑"飞霜殿" .殿前各有一对石狮和石牛。登上飞霜殿的回廊,东西眺望"沉香殿"、"宜春殿",更觉飞霜殿的回廊富丽堂皇,端庄大度。此殿因相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而建。当冬天雪花飞舞时,独此殿前雪为霜,故名"飞霜殿". 现在呢,这里已经成为了贵宾接待厅和休息室。在飞霜殿的背面墙上还有一副壁画——《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公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玄宗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场面。

说到这里呢,大家就会想到唐玄宗与杨玉环的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唐玄宗将杨玉环为贵妃,当时玄宗已经61岁,而贵妃才27岁,册封后的第二年,在扩建温泉宫时,专为杨贵妃修建了"海棠汤",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骊山的长生殿里,农历七月七日两人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乱,玄宗携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才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当时,贵妃年仅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刚才我们提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秋冬来到华清池,是为了享受温泉沐浴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宫殿,遍布骊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这里保存着5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我们进入的是海棠汤。此汤因平面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称贵妃汤,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该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壁由墨玉青石拼砌而成,汤池分上下两层,为台式结构,上层可扶可坐。整个汤池既体现了对称、协调、平衡的传统美学思想,又符合人体行为科学。在池子的中间,是一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这莲花底座,上面接有莲花喷头,下面接通陶水管,与温泉水相通,因自然压力使泉水从喷头中喷出,这与今天的沐浴可谓是大径相同。贵妃就在此沐浴了近八个春秋,白居易《长恨歌》中这样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就形象的描绘了贵妃出浴时的柔媚风姿。

接下来我们进入的是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用汤池。汤池下面为八边形,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安有双莲花底座,它充分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的威势。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唐玄宗,命人用范阳上等白玉雕刻成鱼、龙、飞雁以及双莲底座放于池中,供玄宗使用,可是有一次,玄宗刚下水,随着水波的浮动,觉得池中的雕像仿佛活了一般,着实把玄宗吓了一跳,于是一怒之下,命人重新打磨砌器,唯独留下了这双莲花底座。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星辰汤,这个汤池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据考证,该池下面还有西周和秦的汤池遗址,原来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经在这里修池沐浴了,只是没有修建殿宇,晚上人们在这里沐浴,可以仰望天上的星辰,所以取名星辰汤。当然,这只是名字由来的其中一个说法,还有其他的说法,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西南角的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尚食局的官员沐浴的池子。而在南北两排殿宇间的空旷处,还夹有一个用石栏围住的用青砖石铺砌的长方形浴池,它是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汤。

华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西安事变的旧址——环园。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现在请大家随我继续前行,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五间厅,它是西安事变的重要遗址。大家请看,这一字排开的.八间房,西边的这五间叫做五间厅,而东边的拿三间叫做三间厅,这些都是清代建筑。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西逃至此,曾住在这里。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先后两次到陕西来,都住在五间厅,并在五间厅内召见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要求张、杨二人消灭陕北红军,以实施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计划。然而,张、杨两位将军在全国一致要求抗日的呼声下,默契合作,与12月12日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当日凌晨6时,一声嘹亮的枪响划破了沉寂的夜空,蒋介石急忙从窗后翻出,逃至了骊山山腰间的一个石缝里,也就是今天的兵谏亭那里,后被张杨二人的士兵抓获,为了避免内战,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应张杨两位将军电请,派周恩来率中央代表团前往西安,终于使蒋介石接受了张杨的"联共抗日"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了国共合作的新时期。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当时名曰"民族复兴亭"、"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好了,今天我们华清池景区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华清池导游词篇二:

大家好!我是导游员XX,欢迎大家跟随我一同走进被誉为“天下第一汤”的华清池参观游览。“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大家都熟悉吧!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李杨爱情的见证地---华清池。华清池呢,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处的骊山脚下,坐落在唐华清宫遗址之上,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内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景色优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家5A级景区。

华清池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沐浴游览圣地,并且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美誉。据史料记载,华清池已经有6000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西周曾在这个地方建立“骊宫”,秦时改名为“骊山汤”,汉代扩建为“汉骊宫”,唐太宗李世民的汤泉宫,唐高宗李治的温泉宫,那么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他大兴土木,再次扩建,新宫落成,命名“华清宫”,又因其以宫内的温泉而著名,故名“华清池”。 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华清池是坐落于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海拔1300米左右,满山的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就有如一匹黑色的骏马。古代又称黑马为骊,故此得名。

接下来,我们进入的是华清池的西区。西区 是一个以九龙湖为主的游览区域 湖的面积为5300平方米 分为上下两池 因湖堤上有9个龙头而得名 体现了帝王的九五之尊。 处于九龙湖北面的这座主体建筑,就是飞霜殿了。飞霜殿在唐代时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寝殿 也是他们爱情罗曼史的见证地。当时在殿前的汤池之中,整日是雾气升腾。每当冬季,大雪降临,宫内到处玉龙飞舞,银装素裹,但唯独飞霜殿前落雪为霜,故此得名飞霜殿。杨贵妃 原名杨玉环,生于公元718年,陕西华阴人。她天资聪颖,通音律,善歌舞,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17岁时便长的如花似玉,美若天仙,被唐玄宗册封给他的第十八个儿子,寿王李瑁作为妃子,自唐玄宗的爱妃武惠病逝后,玄宗整日闷闷不乐,洞悉了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安排当时22岁的杨玉环晋见玄宗,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一看,可不得了,唐玄宗对杨玉环那是一见钟情,从此就拉开了他们二人的爱情罗曼史序幕。为了避人耳目,唐玄宗西安让杨玉环做了女道,赐其名为“太真”,杨玉环就以太真的身份伴随在玄宗左右,直到公元745年,玄宗才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当时玄宗61岁,杨贵妃27岁。因唐玄宗通音律,杨贵妃善歌舞,两人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对杨贵妃宠爱有加,可谓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两人曾在骊山半山腰的长生殿前,对天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山盟海誓。直到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中,在将士的相逼下,唐玄宗不得不赐缢杨贵妃于马嵬坡,就这样,年仅38岁的杨玉环就香消玉殒了。我们眼前的这个九龙湖,自2007年以来,每年的4月到10月晚上八点半,这里都会上演大型的梦幻歌舞剧。以真山真水的骊山为背景,以李扬爱情为主线,用高科技手段营造出星光闪耀的梦幻天堂。大家要是有时间,可以在这里尽情欣赏。

接下来,我们去御汤遗址博物馆参观。有人说唐玄宗李隆基能年过百岁仍然风流倜傥,杨玉环能始终三千宠爱在一身,都与他们经常沐浴的温泉有关,1982年,在清理唐代建筑遗址时,共发现了5个汤池,它们分别是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尚食汤,太子汤。并于1990年10月建成了我国唯一的汤池博物馆——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莲花汤”。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使用的沐浴汤池,是御汤遗址中最有气魄、最具代表性的汤池。它分为上下两个平面,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线变化,呈写实的莲花状,下平面为规则的八边形,“八边”代表着大地的八个方位,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细心的游客朋友还会发现,在莲花汤的池底有双莲护座,它隐喻了玄宗对贵妃忠贞的爱情,有“共浴莲花水,永作并蒂莲”的美好愿望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海棠汤。海棠汤,又名贵妃汤,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因汤池平面酷似盛开的海棠花,故而命名海棠汤。汤池分上下两层,由24块青石砌成,东西长3.6米,宽2.9米,在汤池的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踏步,便于上下。我们可以看到,在池底的中央处,有一直径约10厘米的进水口,上接莲花喷头,下接陶水管道,并与温泉总源相通。泉水因自然压力从喷头中喷出,随之洒落而下,飞珠走玉,水花四溅,香岚袅袅,极为绝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在此沐浴了近八个春秋,而杨贵妃在沐浴时,宛如海棠花出水的娇美姿态,不仅仅赢得了玄宗皇帝的喜爱,更成为了历代文人默客吟诗作画的素材。例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对此时此景的绝妙写照了。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汤叫“星辰汤”。它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使用的,是目前我国发现最大的汤池,也是华清池历史上沐浴皇帝最多的一个汤池。因其建造的时候,上无屋顶,下无环墙,沐浴时仰天而观,可见日月星辰,故而得名“星辰汤”。星辰汤距离温泉水源最近,地理位置优越,水质最佳,因此众多帝王将汤池建于此地。例如,秦始皇的“骊山汤”,汉武帝的“汉骊宫”。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专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汤和官员沐浴的尚食汤。因其形制各异。设计科学,虽经历了千年沧桑,仍显一派恢宏的皇家气势。

看完了御汤遗址,我们就来到了环园。它是1878年临潼县令沈家祯主持营建并提名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园内风貌既有江南园林优雅别致的风格,又有北方园林殿宇宏伟的特色。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曾下榻于此,1936年,蒋介石两次来陕督战,均入住于此。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从卧室的后窗逃走,藏在半山腰的虎斑石后,后被搜山的士兵发现。在他曾住过的五间厅,墙壁上、玻璃上那累的弹痕,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而华清池也因承载了这段历史而名载史册。

昔日的皇宫禁苑、天资御汤今日成了民众的游览胜地。至此,华清池已成了游名山、浴温泉、览名胜、探古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熏陶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正如郭沫若先生所咏,“华清池水色清芒,次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民庶尽天已。”

好了,各位游客,今天华清池的讲解就到这里,愿华清池给您留下美好的记忆。祝您下站旅途愉快,谢谢!

华清池导游词篇三: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城东,骊山北麓,距历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就是游览沐浴胜地,是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紧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骊山风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天子。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他们的行宫别苑。围绕朝代的兴亡更替,华清池的盛衰变迁,文人墨客寻古觅幽,感叹咏怀,创作了>等无数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成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早在六千年前的氏族社会,这里就有原始先民活动的足迹,他们是骊山温泉最早的利用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今华清池所在地修建“骊宫”;“千古一帝”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名曰“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上进行修葺;北周武帝造“皇堂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修饰,为美化环境而“列松柏数千株”,以点缀温汤风景。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营建“汤泉宫”,竣工以后太宗率文武百官临幸新宫,亲笔御书《温泉铭》,兵名石匠乐石制碑拓印以示群臣。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及经扩建,公元747年10月新宫落成,易名“华清宫”。“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宫城倚山面渭,依骊山山势而筑,以朝元阁所在的西绣岭第三峰和温泉总源为轴线,以总源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展开,既合理地利用了温泉,又体现了皇宫严谨的布局。宫周筑罗城,修登山辇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内置白官衙署和宫清腹地、卿府第。“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至此,华清池达到了它的历史鼎盛时期。华清池是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罗曼史而著称的。“帝辇恒从十月来,羽骑云游应山绿”,据记载,从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要偕贵妃和亲信大臣来华清宫“避寒”,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师长安。其间处理朝政、商议国事、接见外使都要在这里进行,华清宫逐渐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渔阳辇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玄宗弃京师急携杨贵妃姐妹西逃,至此,华清宫由盛转衰。五代残唐以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华清池失去了他的特殊地位。

华清池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此,华清池内至今仍完的保留着当年蒋介石行辕旧址棗五间厅。建国以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葺、扩建,古老的华清池又焕发出青春的光彩,虽不及唐时规模宏大,但也不亚昔日之富丽典雅。1959年,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此参观时就欣然提笔写下了“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庶民尽天王”。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