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脾胃的名言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论是“天人相应”整体观在中医养生学中的具体应用。它认为,只有能动地适应四季变化规律,才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避免衰老和疾病的发生。
“四时养生”是《黄帝内经》在“天人相应”整体观指导下,总结先秦诸子百家养生经验后提出的,它强调养生保健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顺四时而适寒暑”是中医养生理论中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对于现代人类的养生保健实践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1、”四时养生”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在中医养生学中的具体体现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命题。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人与天、地、道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顺乎自然规律。庄子进一步提出:“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万物循生”(《庄子天运》),他认为养生保健不仅要“顺乎自然”,更重要的是掌握其规律,按自然规律去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提出了“天人相应”学说,认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之中,其生命过程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一切生命活动均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无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日月运动、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春夏秋冬四季是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的征象,又是阴阳升降、寒暑更迭的标志,对自然界万物的影响尤其重要,正如《易经系辞》中说:“变通莫大乎四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医疗实践中,古人观察到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是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但是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没有生长,就无所谓收藏,也就没有第二年的再生长。正因为有了寒热温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发育和成长。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四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认为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寒暑变化是自然界阴阳此消彼长的运动过程所致,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界四时寒暑阴阳消长的影响,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人与自然界时辰季节变化具有同步的相应性变化,人体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然调节,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年分为四时》)。人类要在自然界中健康生活,就必须认识、适应、掌握这些规律。因此,《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只有能动地适应四季变化规律,才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避免不适和疾病的发生。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正是中医四时养生法则的理论依据。
2、四时养生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时养生的原则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但对于此原则的.理解和应用,历代医家不尽相同。例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中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即春夏阳盛而易伤阴,饮食上宜多食寒凉之品以抑制阳亢;秋冬阴盛而易伤阳,宜多食温热饮食以保全阳气。张志聪在《素问集注》中则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由于春夏阳虚于内,阳虚则寒,宜用辛热温阳食品以补阳气;秋冬阴虚于内,阴虚则热,宜用寒凉养阴食品以补阴气。高士宗在《素问直解》中提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阳之气收,少阳之气藏,养阴养阳以从其根。”杨上善在《内经太素顺养》中因文解义地注释云:“圣人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俱沉,即秋冬养阴也。”
对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是因于各医家的经验和角度不同而致的见仁见智之论,如果能够充分领会《内经》四时养生之宗旨,就能够辩证地应用该原则指导养生保健的实践活动。
3、《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的宗旨是保持机体内外阴阳协调
中医养生学对健康的定义是:人体在自然社会环境中,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协调状态。养生保健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和维护该状态,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黄帝内经》从“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整体观出发,已认识到四时阴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包括人体在内的万物荣枯生死。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核心和宗旨,即是把握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结合季节气候特点,调整人体的阴阳偏差,以保持人体内外的阴阳协调平衡。
四时养生的目的既然是保持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协调,调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均不离乎阴阳的依存互根和消长转化。例如,冬至―阳生,由春至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正是因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以才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生长规律。因此,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生。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胜之为病也。善养生者,宜切佩之。”
根据这一原则,在具体的养生实践中,就必须做到顺应四时气候以调养五脏之气,即春养生,顺应春季阳气的生发以舒肝气;夏养长,顺应夏季阳气的旺盛以养心气;秋养收,顺应秋季阳气的收藏以养肺气;冬养藏,顺应冬季阳气的闭藏以养肾气,维护人和自然的统一,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例如,春为万物更新之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时人体之阳气也应顺乎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这一原则应具体贯穿到饮食、运动、起居、防病、精神调养等各个方面。如在饮食方面,宜多食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本草纲目》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在精神调养方面,《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以使志生”,即在春天要让自已的意志生发,而不要使情绪抑郁。夏季养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在于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时机体最易受风寒之邪侵袭。此外,还要防湿邪侵袭,因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伤脾胃阳气。
因此,元代养生家邱处机主张夏季饮食应“温暖,不令太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
《养老寿亲书》也告诫:“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秋冬二季自然界阴气转旺,人体的阴气亦外盛而内虚,秋季以燥为主气,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因此秋季养生的关键是防燥护阴。冬季养阴着眼于藏,《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谆谆告诫道:“四时阴阳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在养生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在了解和把握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季节特点,顺应阴阳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摄,养阳以助生长之能,养阴以益收藏之本。如此,才能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从而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
关于健康养生的名言警句1.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
2. 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3. 活动就象灵芝草,不必苦把仙方找。天天蹦蹦跳,医生永不找。
4.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5. 性情气暴刚烈,或多思焦虑容易衰老;性情缓慢柔和,或少思寡欲常可延年
6.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
7. 器官得不到锻炼,同器官过度紧张一样,都是极其有害的。──康德
8.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9. 每天宜吃的六种食物:生姜、大蒜、蜂蜜、花生、大枣、大葱。
10.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斯宾塞
11.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
12. 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徬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13. 凡是有志为社会出力,为国家成大事的青年,一定要十分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徐特立
14.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15. 年轻时放弃健康获取财富;年老时会放弃一切财富去恢复健康。
16. 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17. 柳颜赵欧四大聖,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书法巨匠均长寿,平均终年逾八旬。
18. 养生先养身,养身先习动;养生先养心,养心先习静。有动有静,动静相济,一张一松,预防百病;动后血通,血通气行,气行神爽,祛病健康;静后而定,定后而安,安后神怡,无病健体。
19. 疾病是逸乐所应得的利息。──培根 酩酊是暂时性的自杀。──罗素
20. 热水泡脚,舒血通窍。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21. 药疗食疗,神疗体疗(活动锻炼),是治疗糖尿病的“四驾马车”。降低血糖,促进代谢,行之有效,良方妙药。
22.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
23. 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木村久一
24. 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清洁空气;二、澄清饮水;三、流通沟渠;四、扫洒屋宇;
25. 疾病有成千上万种,但健康只有一种。──白尔尼
26. 革命,要能力也要体力,为了革命,可以牺牲生命;为了革命,又必须有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长存。──谢觉哉
27.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马克思
28. “四不”益寿又延年: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谗益寿延年。
有关健康养生的名人名言1.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不自戕贼夭阏,而尽其天年,比自古圣智之所同也。──欧阳修
2.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
3. 保健四个里程碑:最反璞归真的环境;最适量有养的运动;最合理营养的膳食;最与世无争的心情。
4. “三吃”有益健康:吃“野”祛病健身、吃粗健康少病、吃“杂”营养平衡。
5. 私欲要节制,冷暖要注意。体检要定期,有病要早医。
6.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心胸里头能拉车,健康长寿一百多。
7.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
8. 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巴尔扎克 节制是最好的医术。——博 恩
9. 平平静静地吃粗茶淡饭,胜于提心吊胆地吃大酒大肉。──伊索
10. 多近树,常吃素,童心驻,忘岁数。
11. 祈求三样事物吧:一个好妻子,一个好胃口,一个好梦。——犹太格言 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张衡
12.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
14. 治病先治神,药疗先疗心;生理卫生强身,
15.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
16. 若要健,天天练,健康是长寿的伴侣,运动是健康的源泉。
17. 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18. 晨前皮包水(喝温开水),睡前水包皮(热水烫脚),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稀奇。
19. 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
20. 期寿对联:上联:何止于米(88岁);下联:相期以茶(108岁)。
21. 必须明白是自己创造了自己身体每一个“疾病”,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自己的生活。给身体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就会彻底改变自己生活。
22. 健康不是一切,没有健康没有一切。
23. 养生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避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不去五难保体健,折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
1.
2.
3.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释义】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衣食为根本。
若夫圣人,量腹而食。
【释义】大凡圣人,按照自己的实际饭量去吃饭。
饮食不节以生百病。
【释义】饮食没有节度,就会生百病。
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
【释义】饮食有节则有益于身体,饮食失调则有害于身体。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至自安逸。
【释义】保养身体要靠饮食,注意不要过度,身体自然就会安适。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释义】饮食太多了,就会伤肠胃。
人饱食劳倦即伤脾。
【释义】食得太饱、疲劳过度会损伤脾脏。
婴儿常病,伤于饱也。
【释义】婴儿常因吃得太饱而生病。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释义】要想婴儿平安无病,就要让他吃得不十分饱,穿得不十分暖。
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
【释义】太渴时不要喝太多,极饿时不要吃太多。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释义】饿了才吃,食不过饱。
不欲过饥,饥则败气。
【释义】饿过头了会伤血和气。
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僅。
【释义】饮食要少而精当,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胜过美味佳肴。
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释义】每日都应当饮茶。
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
【释义】茶有治病的功效,常饮胜于吃芝麻。
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
【释义】吃东西要嚼烂才吞下,不可草草了事。
怒后勿食,食后勿怒。
【释义】刚发过怒不要进食,刚吃完不要发怒。
居住齐则色姝,食饮齐则气珍。
【释义】生活有规律,气色就会好;饮食有规律,精神就会好。
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
【释义】浓酒肥肉,虽然味道很美,但对身体有害。
起居无常,惟适之安。
【释义】生活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以合理适度为好。
起居宜慎,节以安乐之条;却病有方,导以延年之术。
【释义】起居要谨慎,用安乐的原则来调节它;拒病有方法,以延年的方术来引导它。
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
【释义】保养身体的`方法,当以睡眠为首要。
不觅仙方觅睡方。
【释义】养生不必去找神仙的妙方而找安眠的方法。
能息心,自瞑目。
【释义】心神安静了,自然能入睡。
夜卧不覆首。
【释义】晚上睡觉不可用被盖住头部。
冬夜勿覆其头,得长寿。
【释义】冬夜睡眠被子不盖住头部,可得长寿。
戒久睡,久睡倦神。
【释义】不可贪睡,睡久了会使精神疲倦。
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
【释义】春夏(季节)适宜早起,秋冬(季节)适宜晚起。但晚起不要在日出之后,早起不在在鸡鸣之前。晏眠:睡得很迟才起床。
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走如风。
【释义】坐着要像洪钟那样沉稳,站立要像松柏那样挺拔,睡觉要像箭弓那样弯曲,走路要像疾风那样轻快。
惟起居饮食日顺其常,福莫大焉。
【释义】只要每天有规律的起居饮食,身体就会健康,这就是莫大的幸福。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释义】闹市是赚钱的地方,只有安静的地方才能休养身体。
能动能静,所以长生。
【释义】有动有静,可得长生。
劳苦胜于逸乐。
【释义】劳苦比舒服更利于养生。
常亲小劳则身健。
【释义】经常做点劳动或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养身莫善于习动。
【释义】保养身体的最好方法是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释义】人需要劳动,才可以预防百病。
运体以却病,体活则病离。
【释义】人经常运动可防止生病,形体活动常可使疾病离身。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释义】身体须劳作活动,但不宜过分。
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胜耳。
【释义】人要有适当的劳动,但其强度要适中,切不可使自己感到疲劳或到达自身难以胜任的强度。
【释义】人于饮食后,宜作从容不迫的步行,使自己感到舒适爽快就行。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释义】人运动、劳动可使脾胃有序地对饮食五谷进行消化、输布和吸收,使全身气血流通顺畅,使病邪无法入侵和肆虐。
行毕使人以粉摩腹上数百遍,则食易消。
【释义】散步后还应按摩上腹数百遍,这样就可使饮食容易消化吸收。
心可逸,形不可不劳。
【释义】心可以得到安逸,但身体不可以不参加劳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