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大家之袁枚名言
江中看月作
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万里鱼龙争照影。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汉族,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先后于江苏历任
袁枚与纪晓岚素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倡导“性灵说”,为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
江中看月作(七律一东)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万里鱼龙争照影。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陇上作
忆昔童孙小,曾蒙大母怜。胜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
髻影红镫下,书声白发前。倚娇频索果,逃学免施鞭。
敬奉先生馔,亲装稚子绵。掌珠真护惜,轩鹤望腾骞。
行药常扶背,看花屡抚肩。亲邻惊宠极,姊妹妒恩偏。
玉陛胪传夕,秋风榜发天。望儿终有日,道我见无年。
渺渺言犹在,悠悠岁几迁。果然宫锦服,来拜墓门烟。
返哺心虽急,舍饴梦已捐。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
宿草翻残照,秋山泣杜鹃。今宵华表月,莫向陇头圆。
随园诗话
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的诗词精选
1、《大龙湫之瀑》 清·袁枚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2、《十二月十五夜》描写冬天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3、《听诗叟》 清·袁枚 底事听诗听不清,此翁耳壳欠分明。拟携谢朓惊人句,来向青天颂数声。
4、《湖上杂诗》 清·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5、《论诗绝句》 清·袁枚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6、《马嵬》怀古诗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
7、《沙沟》 清·袁枚 沙沟日影烟朦胧,隐隐黄河出树中。刚卷车帘还放下,太阳力薄不胜风。
8、《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清·袁枚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9、《鸡》 清·袁枚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10、《遣兴》 清·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11、《绝命词》 清·袁枚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12、《咏史》 清·袁枚 东汉耻机权,君子多硁硁。悲哉陈与窦,谋疎功不成。其时凉州反,有人
13、《箴作诗者》 清·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14、《到石梁观瀑布》 清·袁枚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知是天台古石桥。一龙独跨山之凹,
15、《湖上杂诗》 清·袁枚 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16、《桐江作》 清·袁枚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17、《桐江作》 清·袁枚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18、《独秀峰》 清·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19、《遣兴》 清·袁枚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20、《苔》
袁枚简介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1]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2]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袁枚代表作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
主要作品:
文集:《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随园食单》、散文 、尺牍等30余种;
笔记小说:《子不语》(又名《新齐谐》)24卷及《续子不语》10卷;
散文:《祭妹文》、《峡江寺飞泉亭记》、《黄生借书说》、《所好轩记》等;
骈文:《与蒋苕生书》、《重修于忠肃庙碑》等;
手札:《致尤荫手札》;书法灵动清雅,不事雕琢,自然闲适,正合于袁枚“性灵”之主张。虽法度稍欠,然才情横溢,亦为佳构。
袁枚世人评价通天老狐,醉辄露尾。(洪亮吉在《北江诗话》的评价)
袁既以淫女狡童之性灵为宗,专法香山、诚斋之病,误以鄙俚浅滑为自然,尖酸佻巧为聪明,谐谑游戏为风趣,粗恶颓放为豪雄,轻薄卑靡为天真,淫秽浪荡为艳情,倡魔道妖言,以溃诗教之防。(朱庭珍评述)
著名的'清诗研究专家严迪昌先生在《清诗史》中提出“袁枚现象”一词,认为袁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诗人,在整个清代所有大家、名家诗人中找不出第二个。
关于袁枚的个性,严迪昌先生《清诗史》有极精到的概括,总之一言为“不耐”。他不耐学书,字写得很糟;不耐作词,嫌必依谱而填;不耐学满语,乾隆七年(1742)庶吉士散馆,以习满文不合格放任知县;不耐仕宦,乞养时年仅三十三岁,后再铨选知县,未及一年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