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位与权利的名言
禅密两宗,皆一乘教。『一乘顿教,寓解于行;以行为主,以解为辅;行进步一步,解亦进一步;行愈深,解愈精;有行(杨按:指形式之行)无解,变成世间宗教;有解(杨按:唯慿意识,依文解义,难契妙旨。禅宗弘忍大师谓:「思量即不中用!......」)无行,变成人类哲学;解行相应:泯识显智、明体达用;随缘说法,乃能契机、契理。......』(参考冯老师示我的「一乘法要」)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历来深入广大佛子心中:持诵、抄写、讲解、注释者甚多,其能默契妙旨者却很少!大都不脱意识形态范围之故。冯达庵大阿闍黎于某年「五月十八日辰正圆证」『金刚般弱波罗蜜』(此文之后有冯老师留字为据)。从而契会金刚般弱波罗蜜经妙旨:「原来如是!」他所着的「金刚经提纲」,文约义丰、别具一格:「画龙点睛!」读之,妙理悦心。希有缘读此经者,精心「密行」!究竟彻参之!例如金刚经云:「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此段经文,须发菩提心,修「慈无量心」。修至能入「大慈三摩地」时,才能究竟彻参;能入大慈三摩地,则位齐「菩萨摩诃萨。」故经文先提:「善男子善女人......」至此则云:「诸菩萨摩诃萨......。」依识缘相,「我执无明」众生「同分妄见」幻成之 「我相、人相、众生相......」修至能入「大慈三摩地」时,则能「降伏其心!......」「八种识量泯尽无余。大慈性光、灵明清静、充遍大千世界。」尔时,泯识显智,所观众生、敛相归性,如如然融为一体;定中祗有惺惺寂寂、灵明自在;而「无我相、人相、众生相......」「以无所得故。心无罣碍......」。
在大圆镜智遍照中,对于三世事情相、「一念顿具!」泯却「时间相」,故「无寿者相。」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爱因斯坦、夙根深厚,智慧超群;他的《相对论》有:
式中:v表示物速;c表示光速;t表示地面时间;t表示变量时间;t是v函数。
t=t/
爱因斯坦由此得此结论: 「对于我们这些有信念的物理学家,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分,只是一个错觉;甚至是一种固执己见。」这与《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是相符的。但爱因斯坦仅从数理逻辑上推论之;能入「大慈三摩地」者乃能理论与实践结合验证之!
六祖不识字而能说法,而且反应神速、言必中肯;他的「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自性本来具足!」「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等名言;正是「寓解于行」的表演。
对于纯净「唐密」来说,本经各章重要之节,皆有相应的真言。例如第一章第二节-大慈。有「慈无量心真言」、修其「三密」成就,即入「大慈三摩地」。从而自能了悟本节经文的妙旨。其它各节,亦复如是。由此可见:「寓解于行」!......「精心密行!」的重要性。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意思就是以金刚般的智慧到达彼岸。 “金刚”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金属,能断万物,所向披靡。般若是梵语音译,意为大智慧; “波罗蜜”也是梵语音译,就是摆脱烦恼,到达彼岸。因此,《金刚经》经名的含义就是以金刚般无坚不摧的大智慧斩断人生的种种烦恼,到达清净的彼岸。
众所周知,《金刚经》一卷是《般若经》六百卷的精华所在。其思想深刻而文字简洁优美,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极大。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
如何得清静
《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问题: “云何应往,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静?这其实是所有的科学想要解决的人类的终极问题,是需要每一个人都好好想一想的。
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烦恼,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烦恼,自卑,痛苦。既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海中沉浮,永无出头之日。
在现实生活中,人是不可能达到完全没有欲望的,因此怎样驾驭自己的欲望,是一种大智慧,是提高自身生存质量的大智慧。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实现自己的心灵宁静,还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其实佛学是人学,是心学,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哲学。人生在世,有许多疑问和困惑,会给人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如何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更安心,在人自身能力感到无所企及的时候,往往会想要借助于神的启迪和保佑。但是佛教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佛,不需要求神拜佛,要求就求你自己——就是通过参悟,启发智慧,感悟生命,不断寻找更高层次的.生存智慧和力量,开发、实现自己心中的潜能。?这其实和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
没有什么可以天长地久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如朝露、如镜花、如水月、如闪电、如水泡般虚无缥缈,瞬息即逝。平时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象,实际上都不是它们真正的形象,事物的真正形象是“无相”。也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都是不断的生灭变化的。因此,对于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坦然面对,都不应该执着,这就是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否则就是“着相”,即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具体的讲,就是个人过多的考虑自己,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想得到文凭、知识,想得到亲情、友情、爱情,想得到财富、金钱、美人,想得到名誉、地位,想得到家庭、事业,想得到健康、长寿……。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世间的一切有什么是永远的呢?云卷云舒,花开花谢,世事变幻如白云苍狗,文凭会贬值,知识会落后,爱情会枯萎,友情会破裂,财富会流失,美人会迟暮,名誉会消失,地位会跌落,家庭会崩溃,健康会恶化……没有什么可以是天长地久的。
“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提到布施,有人说我自己还不够用,或者说自己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好布施的。其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片诚挚的爱心,一个美丽的微笑,任何自己觉得可以利益他人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布施,勿以善小而不为,当布施成为习惯,你会从别人的快乐中得到更大的快乐。
世界上懂得布施{奉献)的人是最富有的人,人们往往贪图别人给予自己,这其实是最贫穷的想法。一个人自呱呱落地,到小学、中学、大学,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给予,究竟又有几个人想到自己给予了别人多少呢?日常生活中我们给予别人的一个微笑,一句悉心的问候,一句善意的劝告,一点力所及的帮助,都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帮助的,有时甚至是让人终生难忘的。
而真心给予无私奉献是不容易的,有人给予是为了沽名吊誉,或是谋取钱财……。正如《聊斋志异》开宗明义第一篇《考城隍》上说的,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真正的给予是不求回报的,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真正的奉献。
我觉得给予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奉献者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心无所往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传说禅宗六祖慧能一闻此言,当下即便开悟。 《金刚经》的“无住”精神,可以缓解现代人的压力感,使其保持澄明心性。当今时代是一个物欲涌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有些人不再谈论人生、理想、国家、社会,而是更多地谈论电影、股票、服饰、美食、足球、明星等等。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世界,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是现代人应有的权利。但是,人切不可成为物质的奴隶,陷溺于拜金主义的狂潮,从而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面对汹涌澎湃的物欲大潮,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金刚般若大智慧斩断物欲,才能将生命提升到天心月圆的光明澄澈之境。
人除了物质生活,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精神上去充实才是真正的富贵,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现代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都具有“庸人自扰”的本性:对于悠关自身之事作过多的无谓思考,是困扰自身的主要原因。更要命的是,人的这种“能力”不需要有事实依据,但凭想象就可以了。假使心起了烦恼,那么即使在社会上很有地位、财富,生活也是空虚的。如果心中颠倒梦想,高楼大厦无异于监狱,美味佳肴就是毒药。古人说:心安事无问,心定菜根香。假使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茅草小屋,心中也很安定、 自在,远胜山珍海味高床大屋。
1、律师之门,是神圣之门,是正义之门。
2、没有律师就没有法治。
3、律师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律师既不代表正义也不代表邪恶,而是通过参与司法活动的。
4、整体过程去实现并体现正义。
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天时间也建不起法治的罗马城。地位与权力终究要用自己的努力来换龋困境面前,律师要自强不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7、律者,“法令”、“约束”也;师者,技长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两字合成为“律师”,即表明:律师乃律己之榜样,律师以擅法为专长,严肃而神圣乃律师职业之道。
8、 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9、法治社会的律师应该是公民私权利的忠实代表,是社会理性不同声音的忠实代表,是以私权利制约公权力的忠实代表。
10、律师的执业权利与地位,是一个社会民主法治进程和人权保障最灵敏的晴雨表。
11、没有小案子,只有小律师。
13、做有思想的律师,让法治成为信仰。
14、中国律师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力量。
15、律师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也不要拿自己不当回事。
16、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17、律师是个良心活。
18、依法辩曲直,仗义论是非。
19、律师挣人家钱都是乘人之危,人家摊事才找你,所以要讲良心,服好务。
20、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21、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2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23、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
24、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25、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
26、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
27、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
28、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2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
30、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31、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32、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33、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
34、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
35、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37、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39、法律和制度务必跟上人类思想进步。
40、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41、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
42、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43、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
44、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
45、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46、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
47、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48、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5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
51、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52、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
53、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
54、在世界各主要礼貌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55、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行。
56、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57、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58、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
59、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60、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承担责任的名言11、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雨果
2、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西塞罗
3、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美】
4、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林肯【美】
5、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徐磊刚
6、如果一个人有了责任心,那么他会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周姿延
7、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中国】
8、男性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余秋雨【中国】
9、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就是责任。——王爱珍
10、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阿来
11、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邹韬奋
12、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我很喜欢,但紧接着的那句亮瞎了我的眼: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13、责任和权利是双生儿,想要享受权利,那么就勇于承担责任吧。——洪敏丽
14、责任并不是你的负担,而是一种你应具有的信念,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吧。——范华芳
15、有一种力量是从你那个跳动的心中发出的,它会指引你去做你认为重要的事,并且一定会竭尽全力,这就是责任心。——朱明然
16、有许多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毛泽东
17、一人做事一人当,男子汉应该有的就是责。——朱成伟
18、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俄】
19、一个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佚名
20、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21、责任心就是做任何事所需的一种平常而力求完美的心态。——龚靖赟
22、责任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推卸的。——张丽丽
23、责任就是对别人和自己负责。——李增阳
2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承担责任的名言21、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2、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3、唯书籍不朽。——乔特
5、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6、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8、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9、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10、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11、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2、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13、根儿向纵深处延伸一寸,小树被狂风推倒的危险就减弱了一分。
15、岸边的奇花异草,是留不住奔腾向前的江水的。
16、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
17、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20、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21、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
22、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23、坚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里认准的东西也一定适合于他人这就是天才。——爱默生
24、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6、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
27、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辛克莱
28、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30、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32、在真实的生命,每桩伟业都有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奥格斯特·冯史勒格
33、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行。——巴尔扎克
34、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塞内加
35、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36、也许个性中,没有比坚定的决定更重要的成分。小男孩要成为伟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举足轻重,必须下定决心,不只要克服行里障碍,而且要在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获胜。——提奥多·罗斯福
37、承担重任首先需要自信。
38、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