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名言 > 文章内容页

遗传决定论人物名言

来源:励志帝 日期:2023-03-01 06:32:58 分类:励志名言 阅读:

一、单项选择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D)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C)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B)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综合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二、多项选择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ACD)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C)

A、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ABCD)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BCD)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ADE)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BCDE)

A、方法科学;B、家长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ABD)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ACDE)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BCDE)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BE)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四、简答题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五、论述题

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斯宾塞·约翰逊说:自信就是力量奋斗就会成功!自信,就是以自信意识为根本特征积极心理态度。凡是事业有所发展、人生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条成功的秘诀:自信。这些人尽管各自的出身、经历、思想、性格兴趣、处境等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才智、事业和追求充满必胜的信心

自信的意识、自信的力量,足以使一个人潇洒自如地直面人生,以卓绝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试观寰宇,多少人杰高擎自信的旗帜,满怀无限希望地生活,从逆境中奋起,在困挫中挺进,披荆斩棘,一路豪歌,终于冲上了人生的巅峰,向世界证实了人的伟大

维克多·格林尼亚年轻时是英国瑟儿堡地区很有名的一个浪荡公子。有一次,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他像往常一样傲气十足地邀请一位年轻美丽的小姐跳舞,那位姑娘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怒不可遏地说:“算了,请你站远一点。我最讨厌像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我的视线。”这句话刺痛了格林尼亚的心。他在震惊、痛苦之后,猛然醒悟,对自己的过去无比悔恨,决心离开瑟儿堡,去闯一条新路。他在留给家人的纸条上说:“请不要探问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创造出一番成就来的!”结果,经过8年的刻苦奋斗,他终于发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式试剂”,并荣获诺贝尔奖,成为著名的化学家。

成功者不是天生之才,也不一定在少年或青年时代就是出类拔萃的人才。自信主动意识会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像维克多·格林尼亚这样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例子,不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吗?

只有自信,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

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尽管成功心理的学说奠基于科学研究的成果,但由于人生委实不易、事情难以如愿,许多人还是不得不相信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命里注定”的说法,而对成功心理是否能决定人生的价值心存怀疑。即使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几种广泛为人们所接受的决定论学说。他们或单独或联合解释着人的本性和人的命运。主要有这样三种决定论:一是遗传决定论;二是教育决定论;三是环境决定论。这三种决定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质都属于“命里注定”的陈旧的思维模式,与我们所主张的心态决定论相比,缺乏改变命运的魄力。

人的伟大就在于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就在于可以树立自信主动意识,就在于能够自觉地生活、创造性地劳动。这种伟大是任何动物都不具备的,因此只有人才成为万物之灵,只有人才能够改造生存环境、创造各种财富和文明。

动物吃饱了肚子就不再干什么了。长颈鹿只要看到狮子的腹部下垂,就不会害怕狮子,因为它知道狮子已经吃饱了,不会再扑食。于是它就敢于呆在狮子旁边,不须逃跑。然而,人是不会满足于有吃有穿,仅仅能够活着的',也不会满足于已经获取的条件与成就。人的欲望和需要总是不断提高,不断更新,而且人还要自我实现——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成为自己期望成为的那种人,这就是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成功心理正是基于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构建起来的人生科学,并且通过充分开发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更多的人变得更加无畏和强大如果我们听信遗传、教育、环境三种决定论的“决定”,那岂不等于承认“命里注定”是真理,只能听天由命了吗?

只有自信,才会使人发挥和强化能动性

在相同的环境里成长、生活、学习、工作,从同一条水平线上起步走上人生的旅程,为什么有的人干出一番事业,而有的人却终生平庸无为?即使是在同一个环境里长大的青年人也会有不同的命运;即使是同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也会有不同的前途;即使是同一个家庭的双生兄弟或孪生姐妹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和作为……凡此种种,不同的人生之路是从哪里产生区别、开始“分歧”的呢?细说起来因素众多,但决定性的因素就在于一个人的意识是否觉醒精神是否解放,也就是有无自信主动的精神。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按照评委会给他的乐谱指挥乐队演奏的时候,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起初他以为可能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然有个地方不和谐、不如意。小泽向评委们提出乐谱有问题。但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小泽的错觉,请他找出原因,把乐曲演奏好。当时小泽还不是世界级的指挥家,而只是一个参赛者。但他稍加考虑面对一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台上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参赛的指挥家们在发现乐谱有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的“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终因趋同权威而遭淘汰。小泽征尔却意志坚定,因而摘取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类似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有些人在作出选择和决定后,一遇到领导、专家甚至是同事朋友的不同意见,就产生动摇,怀疑自己的主意不对头,遂放弃专家甚至是同事、朋友的不同意见,就产生动摇,怀疑自己的主意不对头,遂放弃原来的选择与追求,甚至明明发现权威的指示与实际不符,也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以致随风摇摆,将错就错。

当然,自信不是主观武断,是以真才实学为基础的。但对许多人来说,最难的不是学习掌握某种专业或职业的学识,而是强化自信主动意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即发挥人的最伟大之处。

我们做事情,争取成功,总不会轻而易举、一帆风顺,尤其是选择了远大的目标,更有可能命运多舛,经历磨难……这种种挫折压力不是使人的能动性萎缩;就是使人的能动性强化。这两种可能到底是哪一种呢?这就由自信主动意识的强弱决定了。

自信主动,就会走向成功。人,只有在自信主动的状态中才是聪明、能干和坚忍不拔的,才会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应变力,才会在有路的地方走得更快,而在无路的地方也能踏着坎坷,走出一条新路来!

1.历史上曾对教育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儿童发展观主要有(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多因素论

2.教育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二因素论

3.多元智力理论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理论?(  )

A.杜威

B.加德纳

C.赞科夫

D.布鲁纳

4.现代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洛克

C.杜威

D.陶行知

5.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

A.信息技术教育

B.课外活动

C.研究学习

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E.劳动与技术教育

6.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包括三个有机统一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  )

A.职前培养

B.继续教育

C.入职辅导

D.在职进修

7.国家课程标准中确立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它们分别是(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思想与品德教育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A.教材

B.教师

C.教学过程

D.教学设备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描述的遗忘规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致

D.快慢不定

10.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有三个特征即(  )

A.明确的目的性

B.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C.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D.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_______、免费的和普通的国民教育。

2.在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一年龄阶段所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_______。

3.学校文化从其形式上可以分为_______、物质文化和_______。

4._______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5.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在总体分布上呈_______。

6._______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7.人的`发展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方面。

8.学习内容达到初步掌握时仍不停止,而是继续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这叫做_______。

9.教师的素质大体包括有文化素质、_______、_______三方面。

10.品德的心理结构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_______等心理成分构成。

11._______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12.一般来说,直观教学的具体手段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_______。

13.根据情感的社会性内容可以把情感分为_______、_______和美感。

14._______是指先前的心理活动对以后活动产生的一种准备

15.良好的测验都应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实用性、_______、_______、难度和_______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16.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教育评价可以分为_______和总结性评价。

17.学生解题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即审题、_______、_______、找出问题的答案

18.从个体发展与思维凭借物来看,思维可分为_______、具体形象思维和_______。

19.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20.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就是对全班学生_______。

21.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_______,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22._______是中小学最基本且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23.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叫做_______。

24.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这是知觉的_______。

25.先前所学内容对后来学习产生的干扰和抑制,称为_______。

26.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

27.美育的基本类型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_______、_______。

28.收集学生在某一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和评价方式,称为_______。

29.解题时,能一题多解,属于_______。

30.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总体情况而言,其重心应是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如何合理组织复习?(4分)

2.怎样利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工作?(7分)

3.作为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8分)

4.简述能力和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6分)

5.怎样上好一节课?(5分)

四、案例分析(本大题10分)

【材料】有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时,他又不会。老师课下和这位同学聊天,问他原因,该生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和他定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回答,你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该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并好好地表扬了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的学习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

你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如何?请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CD【解析】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有遗传决定论(内发论)、环境决定论(外铄论)、辐合论和多因素论(共同作用论)这三种观点。

2.AB【解析】在确立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教育史上有两种理论,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3.B【解析】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

4.C【解析】现代教育派是指以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和思想家杜威的教育理论为代表的教育流派。

5.ACDE【解析】《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内容的阐述是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6.ACD【解析】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在职进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7.ABD【解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课程标准中确立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8.A【解析】课本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应正确处理“用教材”和引进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

9.A【解析】先快后慢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描述的遗忘规律,这一规律指导我们要及时复习。

10.ABD【解析】人的意志的三个特征是明确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和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同时意志还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

二、填空题

1.强制的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组织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4.学校绩效

5.正态

6.性格

7.生理心理

8.过度学习

9.道德素质 心理素质

10.道德行为

11.教育目的

12.言语直观

13.真感 善感

14.定势

15.信度 效度 区分度

16.形成性评价

17.探索 表达

18.直觉动作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19.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20.全面发展负责

21.外部条件

22.讲授法

23.注意的转移

24.理解性

25.前摄抑制

26.班级授课制

27.社会美育 教育美育

28.档案袋评价法

29.发散思维

30.正常学生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2.(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3.(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能力和知识、技能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学习的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5.(1)目的明确;(2)内容准确;(3)结构合理;(4)方法适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四、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案例中老师的做法很值得欣赏,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现实生活中,每个班总有一部分学生,或因为成绩差,或因为纪律差,或因为其他原因成为班上所谓的“后进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首先,我们应正确看待这一点;其次,必须深入实际调查每一个差生形成的原因,根据每个差生的特点,像案例中的老师一样,因人因材施教。

(2)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案例中教师正因为有这样的崇高信念才会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为个别学生的成长进步而不断钻研;

热爱学生,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全面关怀学生;关爱全体学生;对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