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熊孩子的名言警句
【第一篇】
孩子,被人们分为好孩子和坏孩子。人们都喜欢好孩子,而讨厌坏孩子,因为好孩子乖巧、听话、懂事,而坏孩子叛逆,常惹他们生气。其实坏孩子一点也不坏的,只是人们觉得他们不听话,于是就把他们归为坏孩子。
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听话、懂事。可我觉得却不是很快乐,反而觉得有点累。看到那些被认为是坏孩子的人,有时会很羡慕他们,羡慕他们的轻松、自在。有时候真想做个坏孩子,像他们一样,可我做不到,因为我做不到坏孩子的潇洒,做错了事无法原谅自己……看来,我只能继续做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了。
其实我们都不是很了解坏孩子他们的内心,他们也不好过,不但要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谴责,而且自己内心也不好受。当他们做不对的事时,他们内心也很矛盾,也很痛苦,只是不想让人知道而已。往往坏孩子比好孩子承受的压力更大,比好孩子更累。既然如此,我们倒不如做个好孩子,不是更好吗?
让我们做个好孩子,快乐长大……
【第二篇】
我是一个坏孩子。坏到即使被别人嘲笑,却连眼也不会眨一下。其实,我根本就不在乎。即使是别人的嘲笑和别人的愚弄,我都不在乎。甚至可以说一切伤害我自尊的事,我都不在乎。我想一个木偶,被别人牵着走;我像一个机器人,被别人控制着自己的行动;我更像一具尸体,没有喜怒哀乐,更不会有思想和灵魂。所以,我只能是一个坏孩子,坏到不用做坏事,就有人说我坏的地步。
我又是个好孩子。好到即使被别人伤害,却都不喊痛。人们说我坚强,被尖利的刺刺着,都不会表现出来。其实,我真的很在乎,在乎别人看出我的软弱我的无能。可以说,对于一切关心我的人,我都怕他们的怜悯怕他们的同情。我是一只蜗牛,外表坚硬而内心软弱;我是一颗仙人球,外面是刺里面是自己被刺伤的身体;我是一棵小草,任凭风吹雨打野火焚烧,我也绝不会说一句痛。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人们永远不会知道我的痛苦。所以,我是个好孩子,好到我不用做好事,就有人说我好的地步。
我恨我自己。恨我的软弱,恨我的无能,恨我的'没有思想,恨我的没有灵魂,恨我不会哭,恨我不会笑……
终于,我流下了一滴沉重的眼泪——我不知道自己是坏孩子还是好孩子……
【第三篇】
在如今这个世上所有的家长、老师、同学,都喜欢好孩子,讨厌坏孩子,但我认为坏孩子其实也不比好孩子差,我是一个拥有好孩子的行为,坏孩子的心。当一个好孩子真的是很累,我认为她们不是孩子,而是个学习机器,每天,她们要掩藏自己的天真、自由与快乐,因为她们是好孩子,她们只能每天听家长、老师的话,不做自己喜欢的事,一切听从于别人,因为她们是好孩子。
很多人讨厌坏孩子,但我认为,只有她们才是真正快乐和单纯的人,因为他们不会有那么多心机,他们只求自由、快乐,他们也知道学习,只不过方法不同,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在好学生的思维中,她们除了每天学习外,还要想怎样才能不让别人胜过自己,并且还是不折手段的获取,她们拥有着:自私、爱慕虚荣、虚伪的思想。但坏孩子对这些所谓好学生的好思想那是一毛也不沾染。
我并不是说要向坏孩子的行为学习,而是在他们的思想上学习。
所有的家长,老师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好孩子累了,她们是不是知道,什么叫生活,什么叫快乐。是不是能够
熊孩子,常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并且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例如,看到小孩做了一些不可理喻的、带有破坏性的事情时,可以叹一句:“这熊孩子”。当然孩子小不懂事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一称呼、江苏北部(徐州)及山东省,安徽北部(蚌埠、宿州)部分地区,有的地方也称为“怂(sóng)孩子。在江浙沪一代的方言中,纯字面发音为“yong lo xio"。!
例句1【怒其不争】
孩子:(哭着回来)某某某他欺负我。
妈妈:你咋就这么熊呢?人家欺负你,你就受着?你就不会反抗啊?
例句2【哀其不幸】
某人a:(闲聊)你知道那个某某某么。
某人b:知道,跟个受气包似的,平时就那么熊(儿)熊(儿)的,人家欺负他,他也不知道躲着点。
在山东,河南一带,在对骂的时候往往也以熊孩子去辱骂对方。表示受方想法、行为恶劣比较能折腾闯祸不是好孩子。有时又指过于顽皮给能猴儿戳瞎眼调皮孩儿,熊孩子除了带有网上传说的词性意外,词性正在逐渐弱化,其中的恨意渐渐的少了,包容渐渐多了。
父善教子者,教子孩提。 ——林 逋
鞭管之下,有贤士乎? ——方孝儒
难道做父母的到头来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任凭子女自行其事,不予劝阻,不加指导吗?不,生活并不那么简单。我们做父母的担负着悉心指导子女这一极其复杂而又细微的重任,不应该力图我们的个性去影响孩子或把我们的愿望强加于他们。 ——甘地夫人
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 ——吴楚才
个性的造就由婴孩时开始,一直继续到老死。 ——艾子林娜·罗斯福
如果你担心年轻的一代会变成什么,答案是他们会继续成长,并且开始担忧更年轻的一代。 ——罗杰·艾伦
开明教育是使人们的思维成为一种能够自由发挥的令人愉快的场所。——佚 名
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就等于不承认孩子的人格。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种子,最初就是从这里萌芽的。——池田大作
青年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有时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愿望和爱好,放弃自己所选择的,也许有着特殊兴趣和才能的领域,而去屈从父母或保护人的愿望。这种痛苦的选择往往足以压抑他们的`热情和对人生的乐趣。这对社会来说是在已经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个消极因素,而不是增加一份生气勃勃的力量。——甘地夫人
父慈于?家有败子。 —— 宋 祁
教育是让孩子们对知识渴求,而不是让知识追逐孩子们。——佚 名
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人。在家里,要从小就把孩子当作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变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池田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