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名言草船借箭
一、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二、相关歇后语集锦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误(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
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成语故事:草船借箭的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伐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 鲁肃信以为真,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诸葛亮早年在南阳隐居。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汉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他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制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个人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的环境。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
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计划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
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理想达到,你有否想过,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
【与诸葛亮有关的词语】
歇后语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假的)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焚香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注释:也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的源头应该是“三个臭裨将”,也就是三个副将。)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秘莫测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隆中对——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成语
足智多谋 三顾茅庐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七擒孟获 赤壁鏖战
草船借箭 羽扇纶巾 出师未捷身先死
俗语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
聪明莫过于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既生瑜,何生亮(《三国演义》)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