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日语经典语录
哆啦A梦经典
大雄:「零分是老师给的」
*有一次,大雄一直喝果汁饮料被妈妈骂说这样对身体不好,叫他口渴就喝水啊。大雄碎碎念「又不是金鱼,喝什麼水」(〈细菌制造机〉)
*大雄的柜子里一堆破烂,妈妈叫他快丢,他却很为难,哆啦A梦觉得奇怪就问他这些为什麼不丢。
大雄很认真的一一回答:「坏掉的电扇在不热时用」「破掉的杯子在不想喝时用」「不亮的台灯在停电时用」「都有用,所以舍不得丢」
*大雄借了动物保护喷剂去用,却突然有了个体悟「那快绝种的鸟全世界只剩五只,想想我大雄全世界只有一个,如果我死了,大雄就绝种了,所以更需要保护」,於是用道具喷了自己。(〈动物保护喷剂〉)
*有一次大雄睡不著叮当问他在想什麼,「想著人生的种种,就睡不著了。」「既然生在世界上,就希望自己能够留名於后世,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嗯!嗯!」小叮当愈听愈感兴趣,觉得大雄怎麼突然开窍了。「比如说,倒立走世界一圈,或用大佛的手作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花绳,…想著想著就睡不著了」 小叮当(被打败…):「我去睡了」(〈道路光线〉)
*有一次大雄失眠就去空地散步,想说这麼安静很适合坐下来沉思,就想沉思的主题但平常很少思考的大雄要有个主题也很难。
「国际情势… 我能做些什麼呢?」「傻瓜,我根本不懂这个」
「那麼…来想想希望屁股上的疮不要变大…」 (〈睡不著的'人〉)
*「我们都是好朋友吧,所以你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我的东西还是我的东西。」(出自〈固定位置喷雾器〉)
*一次技安先骗了大雄的五元,结果小叮当给了大雄不相信别人的药,很凶狠地要技安还他十元,最后技安被缠得受不了,只好说「我只还五元,不过你听我说,这是少见的钱,正面的花纹印在反面,反面的花纹印在正面,当作是十元吧」这时候大雄已经吃解药了,还很高兴地说,「赚到了」(出自〈都是谎话〉)
*(一边照著镜子)「啊,美丽的形容词,是为我而有的」(出自〈间谍大战〉)
*小夫有新的卡通录影带和大家炫耀,然后说「大家一起来看吧,不过这是三人用的录影带,所以大雄很对不起…。」(出自〈卡通放映机〉)
*「镜子啊镜子,谁是世界是最美丽的…那是小夫先生,真不好意思」(〈偷看版〉)
*有一个音乐教室的主任录了技安的歌去给校长听。小夫听说了一件事就说沉思了一阵说道:
「嗯!这是一种犯罪,而且是最可怕的智慧型犯罪,主任录了技安的歌以后,每天趁校长睡觉时偷偷放给他听,虽然不会马上有影响,但校长慢慢就会中了「歌毒」,身体就会一天一天的衰弱,最后死去,然后由主任取代校长的位子,这叫技安杀人事件」(短篇〈技安杀人事件〉)
*大雄要参加鬼故事赛的要求妈妈讲可怕故事。本来不愿意讲,大雄死缠烂打,妈妈只好开始说?
妈妈: 「老婆婆一个人住在山里,生了病,到了第七天,终於…」
大雄:「死了?」
大雄「这故事不可怕」
妈妈:「因为吃的是七天前的饭,所以好可怕。 (出自〈鬼故事灯〉)
*大雄帮技安找到演唱会会场去通知大家来参加,结果大家当然都找藉口,静香说感冒小夫说肚子痛死了,再来找春夫。
春夫(认真貌) :「刚刚手被一根刺刺到,因此没办法去听演唱会了」
*大雄和哆啦A梦一起听胖虎唱歌,大雄说道「奇怪他自己听自己的歌难到不会难过吗?」
哆啦A梦回答:「这还用说吗?毒蛇会毒死自己吗?」
(出自〈胖虎杀人事件〉)
*大雄拿了宜静家浴室的水想用水的录影机(可以把水水倒进去看到那水映照过的各种事情):
大雄「这个水更有意思」
小叮当「是那里的水?」
大雄「宜静家的洗澡水」
大雄(不好意思貌) 「那我拿去倒掉」
小叮当(假装正经貌):「既然拿来了那就看吧」(一边把那瓶水倒进道具里准备看)
(出自〈水的录影机〉)
*小叮当最讨厌人认为他是狸猫,在动物行星时又被误认:
哆啦A梦:跟你说我是猫 不是狸猫!
真正的狸猫在一旁听到:说你是狸猫为什麼要这麼生气?
哆啦A梦: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狸猫:不然你是什麼意思?(气愤貌)(出自《大雄与动物行星》
人哪,为了消磨时间,硬是鼓唇摇舌,笑那些并不可笑、乐那些并不可乐的事,此外便一无所长。
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夏目漱石《我是猫》
其实你不那么顽固不行吗?人是有棱角是要吃亏的。滚圆的东西咕噜咕噜往哪滚去都不费力,四棱的'东西想要让他滚,不但费力还很痛的。固执也未尝不可,不过你在坚守这种信念的过程中,既影响自己的学问研究,又给每天的工作带来困难,最后还不是弄得精疲力竭,吃亏的是你自己。
咱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在临危之际 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此谓“天佑”也
《虞美人草》初中读书笔记还是在高中的时候,最先拜读了夏目漱石先生的两部短篇:《文鸟》,《梦十夜》,因其文笔之美惊为天人。书是从爷爷的旧书柜里翻出来的,发黄的书页带着浓浓的灰尘和蛀虫味。从此以后再也没能读到这两篇,网络上能搜到的也只有青空文库的原文。
后来陆陆续续读了《我是猫》,《心》和《少爷》。最初认识的那个文笔惊艳的先生变成一个除了有些诙谐外平平无奇的作书人,以至于我都有些怀疑,那样美丽的文字真的出自他手么?
读《虞美人草》时,心中的澎湃难以言述,虽然读者书中的故事,但是心里却不停的想着曾经初读《文鸟》和《梦十夜》时的感觉,心目中的先生又回来了。先生摇身一变,既可以尖锐深刻的讽刺人世(《我是猫》,《少爷》),又能洞悉人灵魂中最纤细懦弱的命门(《心》),只要愿意,文风华丽也可以无人能及。《文鸟》至今仍是我读到过最美的小说。
《虞美人草》的行文极其华丽,对景色,衣着,甚至各种物件的细节描写非常之多,让人想到石头记。甚至让我有些遗憾没能在去京都之前读过,否则完全可以按照书中描写周游京都。大段大段犹如参禅般的叙述也不会让人生厌。三对主角,几个配角形象活灵活现。唯一可惜的,可能就是结局转动的太快了,而且最后xxx还是跟了xx让人遗憾。不过很难找到《文鸟》和《梦十夜》译本的现在,想要领略大师的文笔,这本《虞美人草》还是非常建议读的~
《虞美人草》初中读书笔记因为喜欢那清新爽快的风格,自去年起,我开始广泛地搜集夏目漱石的著作。《虞美人草》是我读的第七本。这本书就算和漱石本人的其他作品比,也是独一无二的。虽秉承漱石一贯的风格,情节简单而略嫌单薄,然而高潮处却又有急流涌现;人物塑造上与《春分之后》相似,都有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但语言上又与之远远不同,因为瑰丽奇崛的描写而近于《草枕》。
事实上,《虞美人草》常为人诟病的也正是它过于华丽的语言。漱石在创作中刻意采用了繁杂浮华的俳体,字句堆砌到让人厌烦。然而基于对他其他作品的理解,我仍能从那华丽的藻饰中发现他一贯风格的影子。说实话,如果不是这若影若现的影子,恐怕我看不完全本,便要弃之不读了。
但是,这些瑰丽的词藻就真的是完全多余的吗?也不尽然。第二遍读时,我已有余裕仔细思考这些字句的意义,我发现,它们其实都与人物形象形成了绝妙的呼应。故事的中心人物是甲野藤尾,一位容颜精致、才学丰厚的富家女,其兄名为钦吾。藤尾爱好文学、爱好诗,她的恋人小野清三就是一位诗人。刻画这两人时,朴白的语言显然是不合适的,文字中工丽的部分大抵来源于此。而钦吾是哲学家,复杂的思辨与议论则来源于他。而小野本来的婚约者孤堂小夜子,是一位来自京都的传统女性,京都的古韵在她身上就要有所体现。这些好像是我替漱石找到的借口,而为了证明这些是有所依据的,且看钦吾的挚友、藤尾本来的婚约者宗近一,此人是豁达不羁者的典范,而他的妹妹系子,则是个单纯天真的女孩儿。刻画这两人时,可以明显地看出语言已没有炫奇之气了,反而与《三四郎》里平白质朴的风格相类。这足以证明《虞美人草》中人物与语言风格的对应关系是成立的。
这本书与漱石其他作品不同的.地方还有一点,在于情节的相互联系。第一遍读时我尚没有许多发现,第二遍时我就已确信,漱石在写作这本书前,其实就已将全部的情节构思好,完全没有一时兴起的突发转折。所以,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在赏玩一个精致的器械,每一个关节处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只是你能否发现罢了。
书的开始是甲野钦吾与宗近一一同游览京都的睿山。然而这却不是故事的开端。这两人游京都的缘起直到书的最后一章才完全交代了,甲野的父亲在国外客死异乡,而甲野的继母想让自己的亲生女儿藤尾和小野培养感情,又怕钦吾反对,才以调养身体为由让他出门旅行。而撮合藤尾与小野的原因,则是想招一个上门女婿,以将本应由钦吾继承的家产据为己有。与此同时,甲野的父亲生前曾暧昧地暗示将把藤尾嫁给宗近,藤尾瞧不起宗近,所以这是母女二人都不愿看到的。然而,小野也不是完美的对象,他在年少尚贫苦的时候得到了一位名为孤堂的老人的资助,孤堂老人有一女,名为小夜子,按照世俗人情小野理应与小夜子结婚,以报恩情。故事的最后,甲野继母的计谋本要得逞了,小野托人向孤堂老人回绝婚约,钦吾也主动提出让出家产,离家流浪。而宗近为了接济钦吾,提出让他去宗近家,和一直恋慕钦吾的系子结婚。但是最后的关头,小野终于在宗近的一席话下幡然醒悟,决定不再与藤尾纠缠不清,而去履行与小夜子的婚约。在这一打击之下,藤尾惊怒而亡,甲野继母则悔过,求得了钦吾的原谅,由钦吾赡养终老。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六个,分别是甲野兄妹、宗近兄妹、小野清三与孤堂小夜子。这六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各不相同。钦吾超然物外,视金钱如粪土,对自身际遇毫不在意;藤尾则虚荣浮薄,追求对他人、对外物的掌控。宗近豁达而坦直,厌恶虚文伪节,为人毫无掩饰;系子单纯而勇敢,愿意与心上人漂泊天涯。小野出身卑微,对地位与金钱有着执念,又为世俗人情所迫,懦弱踌躇;小夜子身处新旧时代的交界处,面临着被新时代抛弃的危机,小野就是她唯一的希望。
虽然主体情节简单,但节奏把控得很好,相对于《门》与《春分之后》,故事也十分完整。初次读时,因为时间限制,我花了近两周,第二遍读时,一个晚上便可以读完了。之所以决定写这个系列赏析,首先是出于对这本奇书进一步探索的渴望,还有就是弥补《虞美人草》在中国并不风行的遗憾。夏目漱石继东野圭吾、村上春树、川端康成之后也渐渐进入各大书店的书架了,但《虞美人草》还未能被介绍。陆求实先生的译本十分出色,但出版后现在也未能再版,实是一大遗憾。我本人不通日语,尚待日后学习,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虞美人草》中译本在中国市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