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美句 > 文章内容页

苏轼雨的诗句唯美的句子

来源:励志帝 日期:2023-03-05 13:42:20 分类:美文美句 阅读:

(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赠刘景文》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三)《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四)《满江红·清颍东流》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

(五)《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六)《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七)《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赏析:

本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苏轼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 。词中所表现的 ,是诗人苏轼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境。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美丽景色

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述诗人自身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 ,有高山耸入云端 ,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 。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在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 ,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在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在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并且词句对仗,工整严密。芙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 。“浮生”二字,化用《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盎然喜情。

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 。这种写法 ,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

山村五绝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赏析:

马援,东汉名将。南征交趾的时候,有一次与属下闲谈,他说:“我有一个族弟名叫马少游。因为我素有慷慨大志,他便为我哀愁。他说:‘人生一世,暖衣饱食,乘着普通的车驾,做一个治理地方的官员,为一方百姓看守好他们的祖坟和家业,被大家称作善人,就已经足够了。如果有比这更大的追求,那真是自寻其苦。’当年我在浪泊、西里征战的时候,头顶雾雨脚趟泥水,吸着带有霉味的浊气。那时,我仰头看着坠向水面的风筝,想起少游的话,感觉那真是一种太惬意的生活呵。”

东坡在深山小路上走着,心里咀嚼着这个故事。小路的尽头就是他要去巡访的山村。

在杭州任通判的两年十个月间,东坡经常借着巡访地方而离廨出游。他是存心不理政事。因为在苛政横行的年月,理政就意味着殃民。

但是很显然,路上的美景和山村的`春色并不能让他得到解脱。于是,有了这五首诗。

这五首诗声气相投,首尾相衔,犹如湖塘里的五扇荷叶。东坡的一腔忧绪点踏着它们,从“无象太平还有象”的这岸轻盈地跃到“丰年底事汝忧愁”的那岸去了。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第三首。——老农由于青苗法等的毁农政策,在丰收年景却三月无食,只得掘笋蕨以裹腹。见到政府官员,本应愤然,但却为自己是个种田的反不得食而自惭。就是这一点自惭,将毁农政策的面目反衬得更加凶横。——此般羚羊挂角的反兴手笔,惟东坡可为。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下面是关于雨中漫步的诗句苏轼的内容,欢迎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译文

灿烂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的时候,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期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诗句赏析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之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