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
1、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名言出自于:明·薛宣
2、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名言出自于:亚里士多德
3、公其心,万善出。——名言出自于:明·方孝孺
4、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名言出自于:唐·杨炯
5、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名言出自于:宋·司马光
6、做事公正一小时,胜过祈祷五昼夜。——名言出自于:阿拉伯
7、斯巴达人原则是:“正义就是平等,但平等并不就是正义”。——名言出自于:爱献生
8、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名言出自于:郭沫若
9、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名言出自于:淮南子
10、伸张正义,胜于责骂邪恶。——名言出自于:德国
11、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它变为现实。——名言出自于:巴尔扎克
12、高于道德的东西必须基于公正,包含公正,并通过公正的途径去获取。——名言出自于:享·乔治
13、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名言出自于:列夫·托尔斯泰
14、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名言出自于:宋·朱熹
15、有公心,必有公道。——名言出自于:晋·杨泉
16、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理查德·斯蒂尔
17、行使权力的“人民”和被人民行使权力的人民,不会总是同一类人。——名言出自于:约翰逊·斯图亚特·穆勒
18、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名言出自于:兰多
19、天下事,坏于懒于私。——名言出自于:宋·朱熹
20、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名言出自于:康有为
21、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名言出自于:商鞅
22、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名言出自于:宋·释惟白
23、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名言出自于:列子
24、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是不能没有的。——名言出自于:罗曼·罗兰
25、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名言出自于:严复
26、不公正东西实在无益于人;公正的东西至少无损于人。——名言出自于:享·乔治
27、公正是施政的目的。——名言出自于:丹·笛福
28、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名言出自于:清·何启
29、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名言出自于:管子
30、我们不能拒绝给人以公正,也不能拖延给人以公正。——名言出自于:无名氏
32、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名言出自于:托·杰弗逊
33、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名言出自于:晋·傅玄
34、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理查德·斯蒂尔
35、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名言出自于:恩格斯
36、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名言出自于:明·吕坤
37、想获得平等竟如此困难,原因在于:我们只想与上司共享它。——名言出自于:享利·贝克
38、目贵明,听贵聪,心贵公。——名言出自于:邓析子
39、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名言出自于:三国志
40、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名言出自于:吕氏春秋
41、在政府的事务中,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名言出自于:拿破仑
42、让我们记住,公正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最底层。——名言出自于:西塞罗
43、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名言出自于:唐·姚崇
44、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名言出自于:孟德斯鸠
45、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名言出自于:明·薛宣。
46、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名言出自于:哥尔斯密
47、公者明,……无私者正。——名言出自于:黄帝经
48、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名言出自于:家严复
49、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名言出自于:汉·班固
50、天下为公,亿兆已任。——名言出自于:魏书
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8、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40、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41、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
42、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43、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
44、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45、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48、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49、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50、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51、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毛泽东
52、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53、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5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55、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56、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57、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
58、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59、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60、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61、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卢森堡
62、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卢梭
63、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松下幸之助
64、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65、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富兰克林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培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拜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雨果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大仲马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林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布克华盛顿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
92、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德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蒙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的真理的殿堂。——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莱辛
98、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林肯
99、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卡内基
100、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选集》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1、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假:借)
B、大伯不从,是以不嗣。(从:跟随)
C、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浓郁的香气)
D、虞不腊矣。 (腊:岁终祭祀,这里指举行腊祭)
A、① 是寡人之过也 ②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① 以其无礼于晋 ② 宫之奇以其族行
C、① 桓庄之族何罪 ② 虢,虞之表也
D、① 师还,馆于虞 ②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
3、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公认为:“晋,吾宗也,岂害我哉?虞、虢、晋之间的关系,反驳了虞公的这种错误观点。
B、文章开头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主题。
C、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
D、宫之奇认为应该实行德政,力谏虞公,这反映了当时国君至上的人本思想。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左传中哪两句名言出自这个典故?虞公为什么会灭国?这则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1、B
2、C
3、D
4、①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随它灭亡。②于是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翻译:
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在主持盟会之官的手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到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捉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然而仍继续祭祀虞国的祖先,并且把虞国的贡物仍归于周天子。所以《春秋》中记载说“晋国人捉住了虞公。”这是归罪于虞公,并且说事情进行得很容易。
【题解】僖公五年(公元前655)晋国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是要趁虞国的不备而一举两得,即先吃掉虢国,再消灭虞国。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早就看清了晋国的野心。他力谏虞公,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应该实行德政,民不和则神不享。可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
文章开头只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对话来揭示主题。语言简洁有力,多用比喻句和反问句。如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比喻虞晋的利害关系,十分贴切、生动,很有说服力。
【简析】
写的是虞大夫宫之奇就晋侯向虞借道伐虢之事,对虞公的谏诤。
宫之奇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明确指出借道的必然后果是虞国的灭亡。
文章分析精辟,说理透彻。宫之奇的三段议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晋借道之利害。
首段,从当前虢、虞德位置关系出发,以“唇亡齿寒”作比,一针见血地点明了晋灭虢对虞德直接威胁;
第二段,以历史事实为据,驳斥了虞公同宗不会相残的观点;
第三段,以古书理论为据,捅破了虞公靠神保佑的希望。“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三段论述紧紧围绕一个主旨,充分说明了“虢亡,虞必从之”的道理,表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对政治斗争残酷性的清醒认识和一个忠臣对国家前途的深谋远虑。
全文结构严谨,详略得当,语言简练。开篇用一句话交待事件背景,紧接着用大量的篇幅写宫之奇的谏言。结尾以十几个字写明虞公不听劝谏的下场,不仅与篇首相照应,且进一步以事实证明了宫之奇的远见卓识和虞公的昏聩愚蠢。
进步思想:从关系上强调人的作用,重视民的作用,即民本思想。宫之奇的谏言中,处处扣住一格“德”字,反映出虞大夫的德治思想,他认为君主实行德治,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引用〈周书〉中的典故,用以向虞公谏言,间接反映出他希望虞公施行德政,爱民以巩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