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格言联璧的好处
2、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6、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7、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8、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9、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13、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1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8、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1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2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3、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7、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8、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29、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30、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盖亚斯
32、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34、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35、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37、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38、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9、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40、要到书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4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2、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48、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49、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50、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2、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53、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54、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5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5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5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8、开卷有益。——赵光义
59、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60、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6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格言联璧》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通过格言的方式流传给后人,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经典格言。
1、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2、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人中常有余忙。
3、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5、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7、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9、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10、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11、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12、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13、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14、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15、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16、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17、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18、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19、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20、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21、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22、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23、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24、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25、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26、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27、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灾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着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28、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29、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30、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31、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32、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3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烈。是错到底。
34、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35、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36、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37、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38、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39、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40、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41、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4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3、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44、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45、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6、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47、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48、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49、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50、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51、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52、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5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4、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55、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56、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57、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58、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59、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60、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61、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62、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3、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64、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65、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66、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灭。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67、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68、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69、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70、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熏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71、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72、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73、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74、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75、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76、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77、颜子四勿。要收入来。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孟子四端。要扩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78、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79、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80、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
读书的好处名言:1. 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2. 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宋)陆游
4.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5.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6.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7. 读书要玩味。——(宋)程颢
8.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清)章学诚
9.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1.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2. 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13.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南森
14.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15. 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
16. 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17. 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18. 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20. 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21. 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柯里叶尔
22. 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3. 没有哪本书坏到一无是处的地步。——小普林尼
25. 有些人生来只会吸收书中的毒素。——琼森
读书的好处名言警句:1. 一切书籍不是刀剑,就是梦幻;你可以用语言进行杀戳,也可以用语言进行迷惑。——阿·洛威尔
2. 谬误百出的书可能是本有趣的书;而一点谬误都没有的书也许是本十分乏味的书。——哥尔斯密
3.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4.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5. 那些你打算焚毁却又舍不得松手的书才是有用的。——塞·翰逊
6. 书籍应有助于达到以下四个目的中的一个:获取智慧,变得虔诚,得到欢乐,或便于运用。——德纳姆
7. 我到处寻找安宁,却无处可觅,只有在独自阅读一本小书时,我才得到了安宁。——坎普腾的托马斯
8. 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马塞尔·普鲁斯特
9. 书有自己的命运,要视读者接受的情况而定。——忒伦提乌斯·摩尔
10. 读者的好恶能决定书的命运。——莫鲁斯
11.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12. 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我们年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赫兹利特
14. 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法国哲学家阿兰
15. 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16.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7. 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18. 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19. 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20. 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21. 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