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中国古代法制格言
1、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2、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3、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4、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5、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6、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7、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9、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10、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11、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12、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14、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15、倘若世上没有坏人,也就不会有好的律师。
16、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
17、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18、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19、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20、法律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个人能够执行其计划并多少意识到可能产生的结果。
21、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22、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23、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24、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2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26、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27、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
28、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29、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30、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31、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32、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33、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34、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35、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36、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37、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38、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40、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
41、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42、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43、法包含着一个民族经历多少世纪发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将它仅仅当作好像一本数学教科书里的定理、公式来研究。为了知道法是什么,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过去以及未来趋势。
44、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45、法律用惩罚、预防、特定救济和代替救济来保障各种利益,除此之外,人类的智慧还没有在司法行动上发现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46、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47、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48、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49、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这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50、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法制”是我国古代已有之,在现代,人们对于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样的,一起看看下面的法制格言名人名言吧!
法制格言名人名言1、对制定法应当做严格解释。
2、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3、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4、法律的解释具有法律的效力。
5、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6、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7、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8、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9、在用语中不存在模糊性时,不得允许探索用语的意图。
10、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11、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12、简短是法律之友,极度的`精确在法律上受到非难。
13、警察是法庭的仆人。
14、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15、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7、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18、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19、习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
21、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
22、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23、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24、法律有效力国民便昌盛。
25、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26、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27、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8、造法易,执行难。
29、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庞德
30、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1、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书定分》
2、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4、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5、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6、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7、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审。——韩非《韩非子》
8、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9、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10、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1、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2、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13、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14、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5、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6、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7、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18、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19、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20、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21、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韩非子》
2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23、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24、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25、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2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27、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28、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29、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30、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3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刘禹锡
32、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33、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34、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35、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36、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37、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38、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9、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40、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41、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42、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43、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44、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45、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6、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47、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48、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49、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50、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51、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韩非子有度》
52、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韩非子有度》
53、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54、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55、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56、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汉书》
5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58、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59、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60、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61、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62、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63、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64、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65、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66、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6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68、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69、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70、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71、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三国志》
72、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禹锡《天论》
7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74、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黄帝经·经法·君正》
75、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76、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77、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刘恒
78、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79、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完颜雍(金世宗)
80、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81、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82、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83、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84、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85、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86、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87、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88、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89、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90、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91、不以私害法,则治。——商鞅《商君书修权》
92、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9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孟子离娄上》
94、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95、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96、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97、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勒令》
98、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99、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00、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