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大特产的格言
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
我这里所说的老舍过年是指老舍先生50岁以后的过年。
过年之前,腊月是最忙的,有严格的日程。 最早的准备是“腊八蒜”。喝腊八粥那一天,要开始泡腊八蒜。北方人吃饺子要蘸醋,就蒜瓣。而泡腊八蒜可以一举两得,得到有蒜味的醋和有醋味的蒜,都是佐食饺子的好配料。腊八蒜泡到过年时,蒜瓣的颜色会由白色变成翡翠色,极其可爱,真是色、香、味俱佳。腊八蒜似乎从来没有卖的,总是自制。父亲在喝腊八粥的时候,总是惦记着泡腊八蒜,此刻掀开了过年的序幕。
腊月二十三是“糖瓜祭灶”的日子,又称过小年,宛如过年的预演。这一天对父亲来说是有双重意义的,腊月廿三是他的生日,特别好记,看见卖糖瓜的,便想起他的生日。他总要买好些糖瓜分给孩子,甚至分给大人。有一年他上天桥去看戏,还走上后台去看望演员,由兜儿里掏出一个纸包,递给大家,一人分一个糖瓜,说:“灶王爷上天的时候正是我落生的时候,吃吧,今天是我的生日。”演员们瞧瞧手里的糖瓜,再瞧瞧这位小老头,觉得非常可乐。
过完“小年”,父亲便全家总动员进行大扫除。按北京的风俗,这是一年一度的“扫棚”,总要严格按日程如期举行。此种年根底下进行的大扫除,按父亲的要求,往往是相当彻底的,远远超过“扫棚”的范围。书架子上的书要一本一本地取下来,一本一本地传到室外,大家排成一行,一手递一手,按顺序取下码好,以便再按顺序复归原位。书取空之后,用湿手巾擦除书架上的灰尘,包括书架顶灰。这种严格而又愉快的扫除活动,年复一年地进行,每进行一次,都会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把它当成一种传统,这也是过年的一部分内容。
蒸馒头也有固定的日子。年前打扫完,就该蒸馒头和做年菜了。北京人讲究大年初一到初五家里不动刀、不动剪,以免“破”了什么,不圆满。要维持这种民间禁忌,就得在年前做出一批馒头和菜来,到吃的时候,温一温就能开饭。父亲很欣赏这个风俗,不过,他是从“解放妇女”的角度出发的,为的是让忙了一年的妇女们到过年的时候也歇一歇,玩一玩,包括家中的老保姆。跟随母亲多年的`陈妈是山东人,她的山东馒头历来做得又大又发。父亲曾和她开玩笑,说她蒸的包子,吃一口咬不着馅,再吃一口就“过去了”,形容她发的面极“暄”,比重小而体积大。所以,大白馒头成了我家的特产,永远货源充足。年菜里的“保留节目”是“芥末墩儿”、“豆儿酱”、“小酥鱼”和“二冬”(冬笋和冬菇),其中最地道、最好吃和最闻名的要数“芥末墩儿”,因此,每年都要做两大盆。父亲总是让母亲亲自操作,认为她是久经考验的,做出的“芥末墩儿”又脆又酸又甜还又凉,清爽可口,味道特别好。
父亲平时很忙,就是到了晚年,也每天伏案写作。他没有星期天,没有休息日,除了偶尔打打牌,和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也很少。可是,他知道,过年首先是孩子们的节日,便想办法和孩子们一起玩玩。过年吃饭的时候,他喝一点黄酒,和我们来“杠子、鸡、虫”或“石头、剪子、布”,谁输了谁喝酒。
酒足饭饱,父亲把我们聚在一起,然后由他的书房兼卧室抱出一沓红纸条,上面是他“创作”的谜语,让我们把它们挂在铁丝上,谁猜中了都有奖励。他的谜语有两大特点:一是谜面都挺可乐,充满了“老舍式”的幽默。二是都特容易猜,一点儿也不难。像:“杨八郎”――“多哥”:“盼冬天”――“希腊”;“丰收”――“喀麦隆”:“今天”――“日本”。他的奖品也特别,大多是自造的。譬如自己写的一幅字、一首诗,或者,干脆三颗大蜜枣。
父亲有一句“格言”: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这也是祖母留下来的“家训”。他小的时候。常常羡慕别人家过年请了两座小塔一般的蜜供,或者向祖母报告,谁家又杀了一口大肥猪。祖母总是摸着他的头对他说:“过年的时候,咱们自己包饺子吃,虽然咱们的饺子肉少,菜多,可是,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啊!”
到他自己有了家,甚至到了他的晚年,他都奉行这一信条: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他的“腊八蒜”,他的大扫除,他的“芥末墩儿”,他的谜语,也都是一种“自己包的饺子”。
(选自《北方经济时报》)
解读:
无论是《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还是《四世同堂》,翻开老舍先生的作品,我们就仿佛穿行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走进了老北京的四合院。看了舒乙先生这篇回忆文章,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切。
一个出生在腊月廿三的北京人,被老北京的文化、风俗深深地浸润着,更重要的是,他对这种文化充满热爱,无比崇敬,所以,他笔下才能写出有滋有味的北京人的生活。读过这篇文章,我发现,守着“老礼儿”过日子竟是那么富诗意,那么有情趣的一件事情。
“他的‘腊八蒜’,他的大扫除,他的‘芥末墩儿’,他的谜语,也都是一种‘自己包的饺子’”。他的那些煌煌巨著,更是“他自己包的”伟大的“饺子”。
1、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2、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3、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4、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5、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
6、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
7、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8、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9、梅花寒雀不须摹,日影描窗作画图。
1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1、若非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12、江南二月风雨过,梅花开尽杏花红。
13、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14、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15、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
16、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18、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
19、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20、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21、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22、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
23、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2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26、东风已有过来信,先返梅魂。
27、谁怜寂寞书窗下,冻影梅花伴夜灯。
2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9、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30、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31、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32、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33、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34、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35、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36、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里藏。
3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38、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39、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40、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41、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4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3、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44、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45、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46、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7、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48、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4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0、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51、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5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旁傍溪桥。不知进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53、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54、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55、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介绍
梅花品种很多,大品种有30多个,下属小品种有300多个,一般花期在2~3个月左右。经 陈俊愉教授研究,1962年时已有231个品种,还在不断创新中,按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 叶梅类、直脚梅类、 杏梅类、 照水梅类、 龙游梅类。
按花型花色可分为宫粉型、红梅型、照水梅型、玉蝶型、朱砂型、大红型、绿萼型和洒金型等。其中宫粉最为普遍,品种最多,花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型花紫白,别有风韵;绿萼型花白色,香味极浓,尤以成都的“金钱绿萼”为好。
典型的一花三果品种,即品字梅。
花小至特小,白、淡黄或红色,径7~22mm,单瓣,偶无瓣,果小,叶脉小。小细梅型的梅花品种有北京小梅、磨山小梅、梅州小梅、黄金梅等。
花单瓣,呈红、粉、白等色,萼绛紫色或在绿底上洒晕。主要品种有江梅、雪梅、六瓣、六瓣红、星湖小花、长蕊单粉、单粉、淡寒红、日寒红、粉寒红、福寿梅、雪月花、芳流阁等。
花复瓣至重瓣,呈深红或浅之粉红。主要品种有大羽、扣瓣大红、老人美大红、小欧宫粉、复瓣小宫粉、粉皮宫粉、粉朱、粉羽、粉晕宫粉、蔡山宫粉、曹溪宫粉、 川西小粉、重瓣粉口、台阁宫粉、傅粉、黄岩粉、虎丘晚粉、玉露宫粉、金殿粉、晚碗宫粉、清明晚粉、淡桃粉、 龙潭粉、潮塘宫粉、重瓣粉朱、红艳宫粉、华南宫粉、华农宫粉、华农晚粉、 徽州台粉、江砂宫粉、 莲湖粉、莲湖淡粉、绿枝宫粉、泉州宫粉、雪海宫粉等。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白色或初开时为淡绿色,萼绿色,小枝青绿而无紫晕。主要品种有变绿萼、台阁绿萼、长蕊变绿萼、二绿萼、复瓣绿萼、六绿萼、小绿萼、金钱绿萼、米单绿、长蕊单绿、单瓣绿萼等。
花复瓣或重瓣,纯白色。主要品种有北京玉蝶、扣子玉蝶、华农玉蝶、徽州檀香、紫蒂白、素白台阁、青芝玉蝶、小玉蝶、三轮玉蝶、荷花玉蝶、徽州白玉蝶、吴阳玉蝶、玉台照水、紫蒂白照水等。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花紫红色,萼酱紫色,木质部浅暗紫红色为其主要特征。主要品种有乌羽玉、常熟墨、骨里红、舞朱砂、台阁朱砂、徽州骨红、铁骨红、多萼朱砂、粉红朱砂、细枝朱砂、千瓣朱砂、南京红须、水朱砂、白须朱砂、江南朱砂、淡晕朱砂、骨红照水、早种朱砂、单瓣朱砂、红千鸟、几夜寝觉、千台朱砂、桃红朱砂、银边飞朱砂、银边台阁朱砂等。
《这就是我》教案篇1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不同之处。
活动过程:
一、游戏。
二、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中的自己,并进行讲解示范。
1.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中的自己。
2.讲解示范。
(1)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长在哪,长的怎么样了,现在我们就来画一画自己,你们愿意吗?
(2)出示自己的照片,并进行绘画。
师:老师先来画一画自己,我们先在这张纸上画一个大大的圆,记住,是大大的圆,要撑满整张纸,不能画的太小。小脸蛋的形状画好了,现在我们开始画眼睛。画两只大大圆圆的眼睛,眼睛中间还有一个小圆,黑黑的,叫眼黑。眼睛要画的分开点,不能画在一起哦。在两只眼睛下面是鼻子,长长的鼻子,最后是我们弯弯的嘴巴,要弯弯的,不然就不好看了。我们还可以画上头发,老师有一个辫子,我们来画出来。最后不要忘记我们的两只小耳朵哦!
三、指导幼儿操作。
1.提出要求:画小脸蛋的时候要把整张纸撑满,两只眼睛要分开点。
2.巡视指导,帮助、纠正个别幼儿。
四、组织幼儿欣赏作品。
现在我们来猜猜看,这是谁的头像呢?为什么?
活动反思:
在老师进行范画自己的头像时,小朋友们能观察出我头发上的发夹,也要求我画出来。讲解示范过程中,虽然已经再三强调要把头像的圆要画的大大的,撑满整张纸,但在小朋友的实际绘画中,还是有几个小朋友画了一个小小的圆,最后眼睛、鼻子都没地方画了。小朋友的作品中,鼻子是最难画的,反思了下应该是我范画时考虑不周全,以一种成人的角度引导幼儿绘画,所以鼻子的画法对她们来说有点难,这是以后我需要注意的。
《这就是我》教案篇2活动目标:
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3.能选择几种材料装饰自己的画像。
5.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点难点:
能大胆地画出自己脸上细微的部分。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第3册第7页)、水彩笔,每人一份。
2.在有大镜子的活动室进行,或每人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比较自己与别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
1.提问:我们的名字一样吗?我们长得一样吗?
2.请幼儿找各朋友,看看两个人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结伴,自己照镜子与同伴相互比较)
二、谈谈自己和同伴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一样。
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喜欢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三、在镜子面前画自己。
1.鼓励幼儿使用合适的水彩笔画出自己。鼓励幼儿画出自己脸上细微的部分,如头发、眉毛的粗细、眼睛的大小等,并使用合适的水彩颜料画出自己上衣的颜色。
2.启发幼儿选用皱纹纸、彩纸等装饰画像中自己的头发和脸部。
四、幼儿观察图画,猜猜画面上画的是谁?
教后反思:
活动前我们一起对着镜子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陈怡如说"我的头长得像草莓"欣愉说"我的头像饼干"瑶瑶说"我的眉毛像月牙"……以前的画画课我都要在黑板上把想要画的形象画出来,让小朋友来模仿,我也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小朋友的想象力,小朋友的想象力真的是非常丰富,拿起画笔画的时候小朋友们一起听着我的指令,先画头、头发、眼睛、眉毛……一大部分小朋友都画得非常好,源源和琪琪有些吃力,我就把他们安排在画的比较好的小朋友身边,这样画得好的小朋友带着画的一般的小朋友,互相模仿者画,进步得也比较快,本节课上的还比较成功,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孩子间互相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时常的带着他们到新环境下上课,他们也会对美术课充满兴趣与好奇。
小百科:“我”字的构形便开始讹变了:斧柄的顶钩变为丫叉形,斧柄的脚钩变为斧辆中部的斜撇,而钢齿也只余两齿,斧柄也更往右弯了。
《这就是我》教案篇3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
2.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从家中带一面镜子。
2.幼儿操作材料“这就是我”
活动过程
1.出示表格一份,与幼儿一同讨论操作方法。
介绍表格的`名称、作用:这是一张介绍我们自己的表格。
与老师本身为例,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表中的标记。
提问:表中眼睛的标记是起什么作用的?(请你选择)你们看看老师的眼球是什么颜色的?
老师示范,在对应的地方打钩。
2.幼儿边照镜子边利用自己的小表格进行选择、绘画。
3.小朋友相互介绍自己。
分小组互相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4.每个幼儿将表格贴在墙上,相互观察、比较。进一步感知自己的特征。
(1)祖国各地特产活动
目标使幼儿了解祖国各地的土特产品,知道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一张大的中国地图平放在桌上。
幼儿操作材料“祖国各地特产”。
请家长给幼儿讲自己老家的署名土特产(名称和用途)请幼儿与家长一同收集土特产布置成“特产觉”
活动过程请幼儿看中国地图,启发谈话,引导幼儿介绍祖国特产的兴趣。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中国)请你在地图上找出中国首都——北京及自己家乡的位置,并向别人介绍这座城市有哪些名胜古迹。
请你在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的位置。
(2)认识祖国各地的特产。
教师先作示范,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特产。哪些特产可列举一些(如新疆的葡萄干,景德镇瓷砖),与挂图对应起来。
请个别幼儿向集体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各地特产,要求幼儿说出他的名称、产地、特点、用途等,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到相应位置。
(3)游戏“小小旅行家”
让幼儿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摆放各地的特产,并介绍哪些城市有哪些特产。
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出挂图上各种题材的产地。
《这就是我》教案篇4【活动准备】
回忆:准备你幼时的照片,回忆童年时候你的模样和有趣的小故事。
采访:以《名字的故事》或者《小学的我》为主题,采访家长、小学的老师,寻找给你命名的人。请他们说说你的名字的含义或者故事,说说对你的印象,并作一些记录。
特长展示:以现场展示或个人作品的等形式展现自己的特长、爱好。
【活动步骤】
一、导入
“我是谁?”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芸芸众生,用尽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探索、去追求、去实现。但是,仍旧有人不了解自己,仍旧有人找不到自己,仍旧有人因为盲目追求,而白白耗费生命……
朋友,你了解自己吗?你愿意让别人了解你吗?
二、活动一:别具一格展风采
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让同学们先在小组中展示风采。然后推荐几位同学在全班做特长展示。
三、活动二:各具特色话真我
话题参考:
《金色瞬间》:童年是金色的。请结合你最喜欢的一张童年照片,说说你小时候的情况;或者说说你最难忘的童年趣事。
(结合照片述说的形式更加生动,气氛更加活跃。)
《名字的故事》:名字受之于父母,或者其他的长辈,它是伴你一生的文字。当然,每一个名字都包含着命名者美好的祝愿,说说你名字的含义和故事。
《我的自画像》:投影展示近照,并且由本人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外貌特征和性格,争取说得特点鲜明而幽默。
《我的喜怒哀乐》我快乐时候,会……;我忧伤时候,会……;我痛苦时候,会……;……的时候,我会……
《别人眼中的我》。在父母眼中、老师眼中、亲朋好友眼中,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说说你采访的结果。还可请在你的同学中选择一两个好友,说说你眼中的他(她)。
《成长的足迹》:讲述你成长中的几个小故事,说说你成长的历程。
《我的初中形象设计》。人类渴望长出一对翅膀,去蓝天飞翔。如果你是一只鸟儿,那么初中三年,你选择怎样一种鸟的形象?比如:雄鹰、鸽子、鹦鹉、寒号鸟、麻雀、燕子、大雁等等(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形象),并且说说原因。
四、活动三:妙笔生花显个性
1、出示
“请以“
要求:题目自拟,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个性来。
指导学生列提纲:
⑴罗列材料:
要介绍自己,可写的内容实在太多。请同学们把你想写的内容罗列在本子上。如:
A、个人情况简介:姓名、家庭住址、出生的时间、年龄、名字的由来及涵义……
B、个人的肖像与身高体型。
C、个人经历。
D、家庭情况。
E、特别难忘的事。
F、自己喜欢的格言。
G、自己担任的职务。
H、自己为人处世的观点和做法。
I、特长和爱好个性。
⑵筛选材料:
原则:求精不求多,选择最能彰显“我”的个性的材料来写。
⑶组织材料:
1、推荐:A、片断拼贴式。
B、一线串珠式。
2、学生作文,教师巡视写作成果。
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评价,评选出优秀的文章(将在学期末集结成本)。老师对作品评价的同时,也谈谈对部分同学的最初印象,发掘优点,赞美褒扬,赏识关爱,迎合孩子们内心向善的心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懂得赏识他人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