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美句 > 文章内容页

泥步修行唯美句子

来源:励志帝 日期:2023-03-05 13:32:18 分类:美文美句 阅读: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1

近日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泥步修行》一书。书中凝练了余秋雨先生半世的感悟,虽无余先生那么多的生活体验人生际遇,但读完此书,仍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单谈此书的上部——《破惑》。惑者,疑也,不辩真伪,不明是非。所谓破惑,乃去除杂念,明辨事理而不至于颠倒是非。想要破惑,首先要明了,惑从何来?余秋雨先生从位、名、财、潮、仇五方面出发,阐述惑之由来,从而引申出终极之惑——从人类文明历程的沧桑中显现的文明之惑。

从小处说,惑于生活中无处不在。惑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烦恼。不升迁,你烦恼,此为位之惑;不出名,你烦恼,此为名之惑;没有,你烦恼,此为财之惑;不时髦,你烦恼,此为潮之惑;有怨恨,你烦恼,此为仇之惑。外部的环境在时刻影响着你的智。破惑之道,迫在眉睫。

如何破惑?需守心,观自在。从小事的繁琐中,挣脱出来,保持一颗真挚的诚心,增加自我的内在修养

工作中,不必过分看重职位。对待工作,要认真踏实,切实的执行职位的职责。要通过学习不断的强化专业技能争取最大化的发挥自己能力,把工作做好,就是守心。

生活中,不要过分的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要明白,你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给别人看的。待人温和,不卑不亢,温文尔雅,从容稳重。行事光明磊落,明辨是非,就是守心。

对于钱财,不可看轻,但也无需过多的追求。简衣素食,何尝不是一种自在?过分的贪嗔只会让你陷于无休止的挣扎,烦恼无限。在满足生活的基本所需的情况下,能知足常乐,就是守心。

对于潮流,大可不必在意。此潮流为大势所趋之意。眼看别人买车,你也买一辆,殊不知自己连驾照都没有,买车何用?所谓潮流,无非是众人所趋,不一定是对的。要保持自己独立人格与认知,更多的把握文化趋势,切莫随波逐流,此为守心。

再说怨恨,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一种心态。你对他有怨有恨,无非是他做错了什么事情,对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从根本上讲,错在他,你为何要生气?短时间内,对你的影响是坏的,但是要明白,落终有石出日,淡然一笑,你要让他知道,他连让你生气的资格都不够,那么你就自在了。

对于终极之惑,文明之惑,我们不去谈,也没有资格去谈,因为自身修养高度着实不够。从自身修养来说,确实需要不断的提高。日常中要多看书,多了解文明的脉络。要看有意义的书,去除糟糠,沉淀内在涵养

破惑,是人生境界的提高,要能看清,却不能拒绝。“惑”为外在影响,“破”为内在心境。人生要多做减法,去除无意义的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修养的提高上,方能守心,观自在。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2

近年来网上涌现出大量以“余秋雨”名义发表的人生格言、美文,受到不明所以的年轻读者的狂热追捧和传播。但是这些都并不是余秋雨的“著作”,更不是他所说。而是有人像模仿鲁迅一样,模仿他出来的段子。

这些段子倒是引起了余秋雨的创作欲望。他就试着用自己的笔墨,让那些一直对我充满好意的年轻人看一看,写他们很想写的那种句子,将会是什么模样

读罢余秋雨的这本《泥步修行》。恐怕让一些只喝心灵鸡汤的年轻人估计要失望的。不过更为可笑的是,我是一位心灵读物的作者。对这本书有着却有着深层的理解

人生何处不修行。这本书读罢想起这个么一句话,是关于音乐创作者李宗盛: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关于这本书也是有着这样的共鸣

我们并不是只喝心灵鸡汤,或者不修行,读不懂余秋雨。而是我们正在修行的路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正在这硕大的棋盘中。而余秋雨已经走出棋盘。看我在棋盘上时而匍匐、时而跳跃。他把自己在棋盘上的所做、所为、所想记录下来。这些就是他曾修行的过程

合适年龄谈修行。这并不是说,只有到过了耄耋之年,才有资格说修行。

修行是有慧根的。很多人的一生都在忙忙碌碌中,最后也就在忙忙碌碌中的走了。有人却在年轻的时候就大彻大悟。比如他在书中提到的王弼。去世的时候才二十四岁。对于玄学来说,却有着重大的作用。他把自然、无、道、大、玄等等概念组接到了一起,成了一种哲学框架。这是年轻人的修行。所以说修行要在合适的年龄谈,重点在合适,而不是年龄。这得看个人的修为了。

谈人生哲理,谈身心修行,似乎成了当下的一股潮流,但没有丰富人生阅历和丰厚知识涵养的人来谈这个话题总会显得贫乏无力,难以让人信服。余秋雨毕生都在文化旅中,有着足够的阅历去解惑,去谈修行。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3

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其深沉的文化思考,酣畅淋漓的笔墨让众多读者趋之若鹜,余秋雨先生也因此声名鹊起。历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伴随巨大声誉而来的亦有毁谤之声,口诛笔伐接踵而至,常见诸报端。这让我想起苏辙评价哥哥苏轼一生浮沉遭际的一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可智者乐,仁者寿,长者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余秋雨先生并未站出来气急败坏,掀起骂战,也不见解释剖白,他一直沉默着,用自己在这泥潭般的世间跋涉的经历和思考写就了这一本《泥步修行》。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行者形象,一个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的灵魂,在“破惑”这一部分,他把人世间种种加之于他的好的如“名”“利”“财”等,不好的“灾”“仇”等东西都当作了一种修行,一种摒弃种种虚妄,让自己更接近自己更接近生命本质的修行之路。世间人们汲汲以求的东西在作者这里一一被破掉,孔子云“四十不惑”,能得此境界者能有几人?多因舍不得名利,又太放大灾祸。

“不破不立”,破之后什么该被立为信仰呢?在第二部分“问道”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从魏晋思想家,佛家,道家,儒家等多重智慧中的行走,叩问的过程,魏晋人物的风流自然,佛家的超脱与济世并存,道家的清净无为,儒家的经世致用,都在给予作者精神滋养,行者无疆,脚步不停,内心却越来越有一种力量笃定起来。

行走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安顿之所。作者在最后一部分中用充满禅意的语言开释了我们,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绝不是滥俗的网络美文,也不是隔靴搔痒的安慰,是一个智者在倾其所有的教会我们,相信,一路好奇,留心炊,脚下无界。

读完这本书,你将会体会到一个风清月朗的世界,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4

我已过生命的三分之一,到而立之年,懵懂青春也对生命有所感悟。有时候快乐,有时候悲伤或者感觉青春很艰难,但是多数时候还是不知道为什么青春会如此的艰难?面对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困惑、房贷的催促,感觉整个人的脊梁都被压弯了,自己何时才能挺起腰板,难道青春就是这样吗?疑惑重重,但是还有砥砺前进,我们该怎么面对青春就看我们自己了。就是《泥步修行》中余秋雨先生一样,经历过才能有所感悟,我们不应抱怨青春的不易,反而应该感谢青春有这样的安排,使得我们有所感悟,经历精彩的青春。

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个人挺喜欢余秋雨先生的书,尤其是这本《泥步修行》,对于年轻人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人生困惑有很多,比如关于灾难、地位、名利、钱财等等,如何看待这些是可以决定成功有多少的关键,年轻人往往被这些所困惑,很难走出来,其实不仅仅是年轻人,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如何去破惑那就要想余秋雨先生提到的经历过思考过慢慢的明白了。但是身为余秋雨先生的读者有福气了,我们可以遵循余秋雨先生走过的轨迹去领悟生命的大道理。时间就是金钱,少走些弯路,多读些书这样人生就可能更加精彩。当然了,余秋雨先生在《泥步修行》中不仅仅是分享了破惑的问题,而且还提到了怎么去修行。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经历过,破解过心中的不惑,才能写出这样深刻的散文。当我们觉得朱自清、钱钟书走后,中国再无散文。但是余秋雨先生把真正的散文发扬光大。经历过文革、经历过名利双收的老人,还是不忘自己的初心,讲散文些的如此的优美,继承了前人传承到后人。一本《泥步修行》随时余秋雨先生的一生小小的缩影,但是也彰显先生的大度和内心的波澜不惊。我自己也写了不少书评,而这次感觉自己是班门弄斧,余秋雨先生的书,读几遍能够彻底明白其中真正的奥义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是我会再多读几遍的,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心境,对于自己的人生也有一点深刻的理解。我一路走到现在还要一路走下去,只有余秋雨先生能够明白一个的生命之路该如何走,要认真的去领悟其中的奥秘,不会是一朝一夕的问题,要自己亲自实践才能明白,你说呢?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5

在中国文坛,余秋雨先生擅长写文化散文,这是人所共知的,他的名号也受到许多人的追捧。先生自承,不太愿意再谈“人生哲理”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不能保持沉默,自己有义务在读却万卷书、行却万里路之后,留下那么点修行的成果,不然对不起那些走过的路,于是才有这部《泥步修行》的问世。

有幸拜读余先生的作品,虽不能全然理解先生表达的所有东西,但于我也是收获颇丰,粗浅解读一二,以没有做歪曲的理解为盼。

余先生幼时家中遇变故,父亲叔叔等至亲受到迫害,生活一度十分艰苦。余先生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在灾难中解脱身心,并尽已所能地去帮扶他人。

在泥泞难行的道路上,如何才能修养身心,并关众生?如何破除人生路上一个个难以摆脱的迷惑,如何不屈从于财富、权位与名声,又如何不在潮流中迷失自我,不被仇恨蒙蔽自己的双眼?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书中,值得我们去追索答案、思考、探寻。

说一个书中有趣故事吧。曾经有一个文人诬陷余先生的作品中有大量“文史差错”,并无端攻击先生的友人,先生觉得此人行为太过怪异,深感疑惑。后来无意中遇到给此人看病的医生才恍然大悟,承诺若此人有医疗经费上的困难,自己一定帮忙。看到此处,不由捧腹。他的确不是那为声誉活着的人,不愿活在别人的口水中,很多事情看开了,便释然了。

余先生对佛道儒家的文化都有所研究,又游走于世界各地,考察人类不同形式的文明。他善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很多古文典籍,普通人读来会有些费劲,先生不惜辛劳,做了一项翻译、升华的工作;西方许多已经散落的文明,先生也做了大量的整理与传播工作。先生甘愿做一个流浪者,跨越山川湖,拜佛问禅,餐风饮露,为了安顿自己的心灵,也是为了抚慰更多人的心灵吧。

余先生说佛主终身讲述,终身传道,处处破惑,惠及世界,为人类两千五百多年漫长而又艰难的岁月,加添了多少宁静与慈爱。余先生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古今中外,都有一群人一直在路边等候芸芸众生,他们怀有菩萨的慈善之心,他们做的'都是在引渡的工作。随手点灯,带领人们走出黑暗

余先生活得通透!他一直相信善良,认为脆弱的人类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世代存活,是因为天性善良。渺小却秉持天性,点点滴滴,日积月累,这是人类最美的出路

余先生很欣赏孩童纯真的状态,他说一路好奇的人,永远像个孩子。不管经历多少的世事变迁,仍保持孩子般的单纯和洁净,一路好奇,走到路的尽头,生命才会返老还童。

愿你我都能在年老时还如孩童般纯真,泥泞的人生路上,能够自由地徜徉于天地山水间。余秋雨先生的《泥步修行》,是一个过来人珍贵的思想结晶,值得你我一读再读。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6

看完了余秋雨的《泥步修行》,起身给自己冲了一杯淡茶。才刚刚合上书,就已经记不起书上的大半内容。即便如此,并非一无所获。优质的阅读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东西,绝不是一点点知识那么简单。比如现在的我,内心感到充实而平静。究其缘由,临近毕业,各种琐事缠身,颇为烦恼。好不容易偷得半刻的闲暇,阅读前辈的经验之谈,顿时心门大开,豁然开朗

忙碌总会让我变得盲目,看不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当我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只盯着这件事情,而忘记了自己的生活。我会废寝忘食的整理学校要求的材料,而忘记自身的充足睡眠和健康饮食需求。从当前的琐事中抽离,放眼一生,才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这不是否定工作的价值,而是,去思考人生的根本价值。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实现财富自由,唯有如此,方可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和自主支配的时间。

《泥步修行》中,最让我受用的是余秋雨对于“我”的见解。我应该是真实的自我,不随波逐流的自我,拥有独立意识的自我。而不是大家想要我成为的那个“我”。世界因为事物的不同而丰富多彩,人更是应该如此。我们应该学会去欣赏那些不同于我们的人,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只要对方没有伤害到别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除了天生的部分,剩下的都是个人的选择。其次,是书上关于喜欢对方的观点。大概意思就是说,真爱是喜欢一个人的全部,包括他的暴脾气如果当你说自己喜欢一个人,可以容忍或者宽松他的几项小缺点。这么说对方的身上有被你视为缺点和无法接受的地方,那么这个爱是打折扣的。真正的爱,看不到缺点,只有特点。显然,作者是在追求一种极致的爱,或许作者找到了。但是,个人认为这种程度的爱情,级别很高,需要太多的前提条件。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总是父母双方在互相指责彼此的缺点。

最后,作者讲到了人的完美状态,孩子般的好奇与天真。我明白作者的意思,也懂得他的体会。只是,我觉得自己太容易被现世生活的琐事左右,精神难以摆脱生活的压力,自然无法达到那种“简单”。我想,人的成长都要有个过程,作者年轻的时候或许也如我一般困顿纠结,走过漫漫长路,风雨兼程,才达到今天的高度。想必,作者坐在山顶的长椅上,感叹人间大美景象的同时,也定会看到那裤脚的点点泥浆。然而,此时此刻,一切都释然了。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7

我是读着余秋雨的书长大的,这话不夸张。那本旧版的《文化苦旅》到现在还在读,每晚给宝宝声音胎教的读物就是《文化苦旅》,可见我对余秋雨的钟爱。

《泥步修行》是余秋雨的最后一本书,不论是不是真的最后一部,也无所谓了,如果再出,我可能还会再买。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到现在,还差二三十页才读完,但是我觉得可以有个简单的评论了。一个明显的感觉是——秋雨老了,止步不前,但秋雨的读者也更成熟了,一直在进步,余秋雨的文字已经难以满足被他带着长大的那一部分读者的需求了。二十年前读来的极好的文字,如今读着觉得有些拗口,有些过度修饰。由此我想起了《文化苦旅》新旧两版之间的差别,新版去掉了很多修饰,显得更加平实,也许余秋雨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书分为三部分:破惑,问道,安顿。初读第一部分,还有惊艳之感,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说出的话,对于后辈来说还是很受用,再加上他对于那些流言蜚语和“小人”们的半曝光式的描述,免不了勾起了读者的八卦之心。到了问道部分,他对中国的传统佛、道及其他大哲做出了一些精辟的概述,但也仅限于概述,并无太多新意,适合二十岁以下的读者做文化扫盲。最后一部分我还没有读完,但是有些读不下去,这部分应该是对前两部分的总结升华,但是看得我飘飘忽忽,云里雾里。

读余秋雨老师长大的读者们,如果你们觉得余秋雨的书没有以前感觉那么好读了,那恭喜你,你的阅读能力和品味进入了新的层级,这也有余秋雨老师的一份功劳吧!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8

余秋雨先生的大名在文化界是绝对的响当当的,只要平时读书的人应该很少有人不知道余秋雨的。我也是耳闻他的大名好多年,但真正静下心来读过的他的作品却很少。书与人也是讲究缘分的,之前大概是我与余老先生的书的缘分还没到开启的时候吧。

这几天,一直在看余秋雨先生的《泥步修行》,很认真地在看。内心真切地感受到,继这本书之后,我一定会把余老的其他作品列入我的必读书单中。余秋雨先生七十多岁了,还一直坚持创作,据说这是他的封笔之作。等到他出最后一本书才决定去读他之前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太晚?

《泥步修行》是余秋雨教授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著作。本书共分为“破惑”、“问道”、“安顿”三个部分,这也是余秋雨先生人生修行的三个阶段。

在这里,我想重点说一说我对“破惑”部分的感悟。

人活于这世上,总是会经历这样那样的困惑,有的“惑”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心智的成熟自然而然地就慢慢破除了,而有的“惑”,尽管我们终其一生,也可能一直将自己置于它们说不清道不明的漩涡中。

“破惑”是余秋雨先生的修行,同时也几乎是这世间全部人的修行。余秋雨先生把人生之惑分为“位之惑”、“名之惑”、“财之惑”、“潮之惑”、“仇之惑”以及“终极之惑”。在展现这六大困惑时,余秋雨先生皆从自身出发,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是如何破除这些缠绕于身的困惑的。事例典型,态度诚恳。

六大惑中的“位之惑”、“名之惑”与平民百姓似乎没有太大关系。权位名利于余秋雨先生来说仿佛就是羁绊自己心灵自由的肿瘤,让他感到百般不舒服。所以,在余秋雨先生官居高位时,他却毅然决定辞职,整整辞了二十三次才“脱位而走”,这个辞职次数在官场上也算是破纪录了吧。对于余秋雨先生这样知名的学者、作家,想要更大的知名度并不难,可是很难想象,因为他的坚持本真、不随大流,他竟一度成了一个被集体除名的独行者。作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当代华文作家,规模很大的全国作家大会居然从来没有邀请过他;《文化苦旅》作为最受全球华文读者欢迎的散文,在国内的散文评奖中,《文化苦旅》却不在其内;他的演讲上了联合国网站的头条新闻,然而这么大的文化事件,大陆却不报导。面对这些委屈,如今余秋雨先生也只是淡淡一笑。

而“财之惑”、“潮之惑”、“仇之惑”就是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人生之惑了,面对钱财、媒体潮流、或隐或显的仇恨,世间有多少人能够心静如水,坦然处之?太多的人迷失在招财揽财的道路上不可自拔,更别说像余秋雨先生一样把各种稿费酬劳全部捐献出去了。潮流之惑亦可以理解为时尚之惑、趋势之惑、信息之惑、网络之惑、传媒之惑,在当今信息时代,此惑最盛最难逃。面对此惑,余秋雨选择了避之,你会怎么选择呢?

人生中横亘着那么多“大惑”,破之而后立,才能达到修行的目的,在余秋雨看来,由于个人的体验与见识毕竟狭隘,因此在立之前,必须虔诚地拜访一切曾经“大立”的圣贤和智者,谓之“问道”。而立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安置自己的心灵,谓之“安顿”。心灵安顿好了,人生的修行也便圆满了。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9

对余秋雨老师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当然是《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第一次读是从语文课本,当时就被他的文字震慑到了,他将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被破坏掠夺的那种悲凉与无奈描述地非常精准,大师就是大师!后来又读了他的《行者无疆》,喜欢读他在旅途中的深刻见解,总会让我有新的感悟。

余老这一生走过无数的路,见过许多风景,经历了不同的时代。《泥步修行》这本书他是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将漫漫人生的修行之路进行阐述。泥步,说明这一生的道路并不平坦,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一般我们谈到“修行“,都会联想到宗教、禅。具体怎么进行修行,还是没有一个概念。在本书的开篇,余秋雨老师就将什么是“修行”做了诠释。修行,不在于吸收,而在于排除。排除人生的误解,看破这些错觉,建立正见、正觉。认识到修行的本质,才能不盲目地进行。

余老将修行分为三个部分。“破惑“、”问道“、”安顿“。

破惑。余老结合自身早年的经历,包括文革期间与掌权者的斗智斗勇,文革后期如何对于官位、名声、财富、潮流的不热衷。当外部的黑暗力量让你心中产生仇恨时,换一个角度思考,便皆可转化为光明。所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余老在思考终极之惑时发现,历史的长河中,文明常常伴随着权利与土地的战争和野蛮。最终,在尼泊尔山麓的炉火烛光间,他看破了文明之惑。

问道。如余老所说“破而不立,必然导致精神崩溃“。他从魏晋名士的风度中学习看穿世态、解脱身心。又参拜佛门,并且感悟道家之理念。在参禅问道之中找到破惑之后如高山般屹立的精神所在。

安顿。最终,在经历了“破惑”与“问道”之后,就可以寻找心灵安顿的所在。他认为,很多修行者只注重修行的形式,未必真的觉悟。在此还阐述了觉悟者的日常心态,“留心茶炊”、“脚下无界“、”不问拳脚“、”百事无避“、”一路好奇“。觉悟者并没有刻意避开世俗的一切,心中无阻,脚下无界。

从修行者上升成为一个觉悟者,才是真的懂得了修行的真谛。

我想在看过大师书中的经历与经验以后,已经大致了解修行的法则,但做起来一定不那么容易。修行之路漫漫,需要一生去感悟去体会。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10

大学不修文不修史,正儿八经的学商出身。但是我还是知道余秋雨的。

早些年看过《山居笔记》,对于余秋雨的印象大约是:一个爱生活的学者。后来看了《泥步修行》,竟有种被骗的感觉。原来,余秋雨也是这样的一个余秋雨。

“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学人问赵州禅师。

“有。”

“几时成佛?”

“待虚空落地时。”

“虚空几时落地?”

“待柏树子成佛时。”

若说悟道修行,早年间也是看过一两本修行的书的。约莫是钟南山修行为主,讲得大多都是禅道。俗气一点说,就是一些让你摸不着头脑的话,意思玄远,能不能顿悟,端看个人。

《泥步修行》却不是这般。

余秋雨是散文大家,所以书里有点絮叨,在我看来。但是这絮叨,也分种类。如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那种絮叨,万万是没有的了。余秋雨的絮叨,主要是在于“讲”一字上。如书中有一篇叫《问道魏晋》,从他轰动一时的《遥远的绝响》讲起到米开朗琪罗,洋洋洒洒上千字,絮絮叨叨了儒家思想,老子学说,从“儒”到“无为”,皆是有迹可寻之事。后又讲到嵇康的“元气”,原句是:“嵇康用’元气’解释了人类。”实在是阅读无能,万般惭愧。

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孤独成就的是修行路,那么庸俗呢?

估计很多人都被余秋雨这本书的书名骗了。“泥步修行”,讲得是“修”的大道理,却没有告诉你“行”的方法。余秋雨在书中用了很多篇幅来诠释人生修行,这里的“修行”,大多都是引用,而后去评论。字里行间,依旧有学者的角度和眼界,非常客观的去评判人或者事。说是修行,不若说是讲修行。

修行固然是一件不可表述的事情,却也是一件需要静心的事情,所以需要孤独为前提,且能于淡处求浓,则终身不落枯槁者,约如弘一法师罢。但是,于生活中修行是不是也可呢?当然可。这就是孤独与庸俗的对比了。“孤独”带着一份静,“庸俗”带着一份俗。我想这“庸俗”大约就是余秋雨这般的吧。

夏天炎热,至夜,睡意阑珊,披衣坐灯前,把卷闲读。

青山说:“我不懂禅,也不知修行为何事,只不过尽量使自己的心不被尘垢所迷蒙而已。”诚然,我也是。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11

余秋雨坦言,“我修行大半辈子,破了那么多惑,问了那么多道,理应留下一些成果,否则就对不起那些惑,对不起那些道了”。正是出于这种思考,有着丰厚人生阅历的余秋雨在最合适的年纪拿起了笔,开始回顾自己的修行之道,“话重话轻,皆是心声”。

第一次知道余秋雨是因为他那本闻名的《文化苦旅》,里面尽是文化大义与禅意人生,之后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等均为大文化系列的典范之作,遭人崇拜及膜拜,一时洛阳纸贵,人们纷纷议论,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今这本《泥步修行》为当代青年对人生哲理的渴求和执念,构成了《泥步修行》的创作初衷:“由此也唤起了我内心一个小小的欲望,即试着用我自己的笔墨,让那些一直对我充满好意的年轻人看一看,这个长期被他们冒名的真身如果亲自动手,写他们很想写的那种句子,将会是什么模样。”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由“立”到“不惑”,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人们正是从种种“立足点”上,生出无无尽的“惑”。无论是专业的立足点、权力的立足点,还是人际的立足点、财产的立足点,带来大量的竞争感、嫉妒感、危机感、忧虑感。

只知求“立”,却不知破“惑”,造成了生命的大量虚假和颠倒。内心焦急的余秋雨教授在最合适的年岁终于推门而出,现身说法,以这本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著作,引领读者探询人生最美的出路。

“破惑”是修行之路的开始。作者一一回顾了自己破除每一个“惑”时的心路历程:灾难时期如何守住正觉?为什么辞职是破解“官位之惑”的结果?如何看待“名惑”的虚妄?怎样破除钱财的迷魂阵?如何不被潮流裹挟?怎样以强大的心灵治愈仇恨?在破除这每一个“惑”而达到“不惑”的过程中,一步步使艰难的修行变得切实可行。

这大抵就是余秋雨先生所追求的雅美吧。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