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格言 > 文章内容页

果的24格言故事

来源:励志帝 日期:2023-02-27 21:58:44 分类:励志格言 阅读:

【注音】yán xìn xíng guǒ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与弟子讨论修身之事。孔子认为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好,士分三类:“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

【典故】正直谨严,言信行果。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

【释义】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言必信,行必果

【相反词】言而无信

【同韵词】东藏西躲、昆冈之火、敲冰索火、尽其在我、死无葬身之所、淡汝浓抹、探汤蹈火、一牛九锁、一家一火、州官放火、......

【成语示列】而我中国则言信行果,仅成硁硁小人,君子弗尚也。严复《原强》

【造句】:

1) 志坚智达言信行果,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

2) 所惊何殊?笔者以为,一诺千金,言信行果。

3) 于光远短文“志强智达、言信行果”。

4) 从新起点发展中日关系期安倍言信行果。

5) “言信行果”是他做人做事的准则,也是他事业成功的根本所在。

6) 工程队老板言信行果,7月初即派出精兵强将带着设备开赴基地。

7) “我也有过打工拿不到工资经历,按时足额兑现工资是我在招收工人时的郑重承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言信行果。

8) 修身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官之“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报国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是他言信行果的。

9) 部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军中无戏言”,作为领导机关尤其要言信行果。

诚信名言

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2、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3、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持久和平》

6、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7、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8、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0、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11、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12、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1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15、害羞畏惧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16、应该热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17、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9、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20、如果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21、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2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23、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24、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25、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2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27、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28、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9、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30、在一切道德品质中,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3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32、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3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4、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35、失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36、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7、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38、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3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40、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41、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42、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默生

43、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4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45、金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哈代

46、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47、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8、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49、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5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诚信的故事

曾子杀猪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关于诚信的名言和故事格言大全。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这就是读书的乐趣。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读书的手抄报,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的手抄报篇一:名人读书故事

1.凿壁偷光

西汉时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幼年时期,家里,买不起蜡烛,他常常读书读到黄昏日暮,才遗憾地收起书本。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来。睁眼搜寻,他发现原来是自家墙破,邻家烛光由墙的缝隙中透出。于是他找来凿子,把墙上的缝隙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他拿来就着光束去看,直读到邻家熄灯之后。由于勤学读,匡衡的学问长进很快,后来受到汉元帝赏识,被封为安乐侯,最后当上了宰相。

2.车胤囊萤

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小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

3.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4.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5.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6.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读书的手抄报篇二:读书的名言

1.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2.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3.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4. 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5.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6.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森

7.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8. 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勃斯

9.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10.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11.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弥尔顿

读书的手抄报篇三:《老人读后感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X

打赏支付方式: